江苏省徐州经贸高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标准

来源:  时间:2022-09-28  点击数:

江苏省徐州经贸高等职业学校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标准

为加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优优教师队伍结构,打造一支师德高尚、技艺精湛、专兼结合、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根据《江苏省教育厅关于推进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苏教职〔2020〕7号)和《深化新时代江苏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办法》(苏教师(2020)12 号)文件精神,结合学校教师队伍“十四五”建设发展规划,特制定本标准

一、“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起点和核心,将学校建成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的重保证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构建起完整的专业知识链、岗位能力链和职业素养链,聚焦培养知识、能力、素养,注重人才成长的科学性与可特续性形成可持续人才培养与发展生态,为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可靠保障。
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

(一)更新理念,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良好氛围

树立危机意识,紧紧抓住国家推动职业教育向“类型教育“转型的机遇,改变过去以单一的学年制教学管理模式实施单纯的学历教育的办学理念,主动实施生源渠道和学习需求多元化形势下的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一体化构建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在继续做好学历教育的同时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这种职业技能培训不仅仅是针对在校学生的“1+X”证书培训是面向城乡全体劳动者的、对接产业需求的培训。发挥考核指挥棒的导向作用,明确绩效考核评价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引导和激励进一步完善教师工作绩效考核办法,准确规范的核算职业技能培训工作量,科学合理的评价培训工作效果,将培训课时量和培训成效等作为教师工作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在绩效分配时向具有“双师”素质的、承担培训工作任务的一线教师倾斜,打破适应不适应一个样、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大锅饭”局面

(二)强化保障,夯实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坚实基础

在确保基本办学条件达到合格标准的基础上增加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经费内培外引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支持教师积极参加培训学习提升“双师”素质。现有的国家级、省级和校本培训体系尤其是“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体系的基础上针对提升教师双师素质的要求,落实好教师每年至少1个月、五年一周期企业实践轮训制度加大企业培训基地和实践基地的建设力度,支持教师在一个时间段内(如半年以上)稳定的、深度的参与到企业生产实践中在真实生产环境和工作岗位上锻炼岗位技能、开展技术研发等,并以此为依托开展专项的、体系化的技能培训,帮助教师了解行业前沿技术,提升实践能力。

(三)名师引领,搭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化质平台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一个系统、渐进、无止境的过程,尤其在产业发展日新月异、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务的时代,名师的引领作用和团队的共生作用愈发重要。

1.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着力在内部挖掘高素质“双师型”教师,并着力将其打造成教学名师,同时集中一部分资金聘请具有广泛认可度的劳动模范、能工巧匠、企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等担任兼职教师,分级打造一支师德高尚、技艺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兼具教育属性与经济属性,能够为区域产业尤其是支柱产业和战略新头产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技能培训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将其打造成高端集智平台、中青年教师成长基地,发挥引领、传承、创新、共享作用。

2.将教师个人成长和团队建设相结合。推进“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有意识的将知识结构、技术专长、思维方式等各有所长的教师组合起来形成团队,鼓励团队成员联合攻关、相互启迪、集思广益,通过团队建设发挥传、帮、带作用。

3.加强培训资源共享。根据自身办学特色和社会需求确定承训项目,按照“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培养与技能培训对接"的标准,组建教学团队开发培训教学“课程包”,使之既能作为相对独立的教学模块开展常规学历教学,又能进行有效组合用于分类别分层次的职业技能培训。
(四)强化师德, 激发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强劲动能
抓好师德师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教师规范职业行为、牢记神圣使命、树好师者形象着力建立覆盖教师培养培训以及职前职后、聘前岗中全过程的师德建设管理体制,完善师德监督监测、问题查处、舆情处置的规范化运行机制,确保师德底线教师树立危机意识,在学校转型发展的新形势下,不具备“双师”素质将面临被淘汰的结局。旗帜鲜明地奖励表彰宣传双师型教师先进典型,鼓励引导教师向先进学习、向先进看齐

三、“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

基本条件

1.热爱职业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2.从事五年制高职理论与实践教学,具有高校教师资格和高校教师系列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3.掌握教育教学规律和教育教学理论知识, 教学工作量饱满,积极参加各类教育教学活动,胜任本专业(学科)理论和实践教育教学工作。

4.专业课教师(含实习指导教师)要根据专业特点每5年必须具累计不少于6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的实践经历;公共文化课教师也应满足每5年必须累计不少于6个月到企业进行考察、调研学习或根据自己课程特点指导学生社团活动等实践经历。

认定标准

“双师”教师认定,满足下列条件1和条件2-7之一:

1.能独立承担两门专业课程全部教学任务

2.具有本专业(或相近专业)非教师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或行业特许资格(执业资格)证书或技师(二级)或高级工考评员或1+X高级证书等

3.近五年有两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

4.本人在学院(市级)以上技能大赛中获奖,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活动;或近五年指导学生参加学院(市级)以上技能大赛获得二等奖以上;或校级以上技能大师(名师)工作室负责人

5.取得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软件著作权专利两项或取得发明专利一项

6.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前三名)三项以上为行业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和服务,成果推广使用效益较好

7.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前五名)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改造实践课程、实践项目或实训基地建设,成效显著,项目获市级以上立项。

 

 

 

 

江苏省徐州经贸高等职业学校

                          2022年9月1日

 

版权所有©江苏省徐州经贸高等职业学校    备案号:苏ICP备2022006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