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宏伟征程中,正值我校迎来建校60周年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庆典时刻,国家级数智物流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成启用,为我校60周年校庆献礼。这一创新性成果,标志着我校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迈出了坚实且极具前瞻性的一步。
该基地的建设积累了深厚的专业底蕴。从联合学院立项之初,到江苏省教育厅立项支持,直至教育部国家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立项认可,每一步都凝聚了各方的辛勤付出与智慧结晶。基地依托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省优质专业和省品牌专业,同时借助江苏省现代化实训基地、江苏省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以及产学研基地的深厚底蕴和产业学院资源优势,江苏省优秀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作为核心师资力量参与其中,全方位资源整合,形成了强大的发展合力,为基地的高质量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使其成为教育与产业融合发展的核心载体。
虚拟仿真实训基地面积600多平方米,可同时容纳100余名学生进行教学与实践。基地重点打造了一个中心三个平台,涵盖了沉浸式LED大屏交互仿真教学实训区、数字物流XR研创区、5G+XR元宇宙多人协同体验区三个功能完备的区域。
专业虚拟仿真物流中心:沉浸式教学体验的核心舞台。借助先进的沉浸式LED大屏以及高度灵敏的交互技术,中心生动逼真地模拟出涵盖仓储、运输、配送等多环节的完整物流业务场景,所配备的实时数据采集与深度分析系统,不仅能够实时反馈学生操作过程中的各项数据指标,助力其及时发现问题、优化决策,更为教师精准掌握学生学习成效、调整教学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在这里,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深度融合,为学生们铺就了一条从校园通往物流行业前沿的坚实道路。
教学管理与资源共享平台:智慧教学与协同发展的桥梁。虚拟仿真实训教学管理与资源共享平台,既是教学管理的得力助手,也是资源共享的核心枢纽。它以智能化系统助力教师依教学大纲与学生实际定制个性化实训课程,精准融入虚拟仿真资源,借由强大的行为跟踪与学情分析功能,通过大数据生成学情报告,实现教学策略的针对性调整;在资源共享上,集知名企业案例、行业前沿成果与标准规范等资源,对内可打破专业年级壁垒,对外可突破校际局限,与各方构建紧密合作网络,为课程共建、实践教学、科研项目及技术创新等提供高效协同通道,有力推动物流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与协同创新发展,拓宽学校物流教育视野,为人才培养筑牢根基。
虚拟仿真研创平台:创新驱动与产学研合作的孵化基地。研创中心是基地的创新核心与人才培育摇篮。它集先进开发工具与前沿技术于一体,既能依据前沿物流理念和实际业务构建复杂仓储、动态运输等多元仿真场景,深度模拟物流全流程与设备操控,灵活调试管理算法与信息系统,经大量模拟数据验证优化,为数字物流贡献创新资源与技术方案,利用5G+XR元宇宙小组多人协同互动桌和XR开发资源包,为专业人才营造了沉浸式、实践式、创新式的培育环境。
公共虚拟仿真实训平台:知识普及与社会服务的窗口。公共虚拟仿真实训平台提供了一系列趣味、科普、思政和教育性的物流虚拟仿真体验。该平台将物流教育资源与社会需求相结合,面向不同需求的用户,包括中小学生、普通民众和各从业者,通过互联网提供便捷的思政学习内容、物流知识、使人身临其境。同时,平台与政府和行业协会合作,提供物流职业技能培训和认证服务,支持物流从业者在线学习和考核。
国家级数智慧物流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成功建成启用,是按照学校“1234+N”工作思路和“高质量创新发展12条”举措要求,着力打造的学校综合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它将成为学校物流管理专业、大数据会计专业、物联网专业、视觉传达等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摇篮、科研创新的强劲引擎、学生实训以及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学校将继续秉持创新、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基地的资源优势与平台作用,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产学研合作交流,努力为物流等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为推动和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