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学校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务实求效共谋发展

作者: 时间:2014-10-08 点击数:

教吾子弟以及人之子弟

朱晓辉

职业技术教育多年前并非教育阵营里的三等公民,但随着教育和社会发展,在经济大潮中越来越呈弱势。师资匮乏,生源危急,投入不足等等都困扰着职业学校的发展。在这种形势之下,办什么样的教育,怎么办;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成为无可回避的问题。

职业学校办的是平民教育,培养的是有现代公民意识、高素质的劳动者。二十年前中专类学校也是精英教育的一部分,如今,有的升入高职甚至本科,也有的与技校同列。没有了精英教育的光环,没有了优质生源的保障和计划经济下行业优势和就业优势,职业学校作为国民教育序列中半壁江山,而要承担起现代公民教育的重任。

因此,作为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但基础设施陈旧,办学基础条件相对薄弱的我校,我们既要认清自己的在现时代的位置,不妄自菲薄;同时也要树立信心,务实求效,担当时代赋与的使命。

一、始终以人为本,保持对学生的充分尊重

经常听到同仁们的一句话“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这种教育情怀堪比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但在真正实施的过程中,却并有偏差。也许只是个别现象,在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确实存在一种漠视学生的现象。

有的教师认为现在自己学校生源素质差,不管事从教育管理,还是教学,都极其痛苦。老是把他们和自己的成长道路作对比,难以走出困惑,缺乏成就感。

个别教师觉得教目前的学生很委屈,怀才不遇,空余一身本领,不肯下功夫备课,也懒得去了解学生,甚至在学校自己老师怎么上课,自己现在就怎么上课,脱离实际,甚至考试搞得全班没几个人及格还自以为“有原则”。

有的做班主任,总认为学生拖累了自己,麻烦了自己,什么事都抱着一个受虐的心态,看不起学生,漠视问题学生,把班主任工作做得没有温情,没有一点亮色,一见学生如临大敌。

尊重,源自于爱心。孟子所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种“仁”爱之心之于教育,也可借用一下——教吾子弟以及人之子弟。如果我们的老师,都能把学生视同子弟,严厉也必得生之爱戴,慈爱也必得生之爱戴——因为我们的爱明确无误。

二、教育无小事,保持对教育的敬意

一个学校对学生有什么样的态度,学生也必对这个学校有什么样的感情。

我们的老师、学校的领导长年于斯,年复一年,很容易产生一种倦怠。但对学生来说,却是在学校度过人生最黄金的时光,而且一生仅一次,这种宝贵容不得我们有半点忽视。

所以,不管我们有没有大爱之心,但一定要有对教育的敬意,要敬业。

梁启超说“主一无适便是敬”。这一点,不仅职业学校,就是普通和高等教育也早撂得不知哪儿去了,很多教师兼着外职。有忙着开公司的,有校外兼课或其他兼职的。且不管人的精力差异,这种对待本职工作,尤其的对教育的敬意怕早丢得一干二净。

近年,不少届学生没拍过毕业照,就是拍了,也难见多少老师的身影。某高中拍毕业照时留好位置,把老师P上去,想想他们还是蛮有职业操守的,起码知道应该怎么做。更不用说什么开学典礼、毕业典礼,能省皆省了。

敬业,就要注意教育的细节,事关师品。教师上课准备不充分、坐着上课、课堂容量不足、闲扯无关内容,看是事小,日复一日,于教学质量贻害大也。

个别现象,对学校形象的影响不可低估。一个人可以影响一批人,大家都照着轻松的做,能省事谁不省事,别人能做自己为啥不行?缺了这份“敬意”,可能触及师品下限。

三、教育本寂寞,务实是根本

傅斯年先生主张教育就应该平淡无奇,他引用老子所谓“善用兵者,无赫赫之功;善治国者,无赫赫之名”的话,明确表示只知道一步一步的实实在在的办学,不会想尽办法把学校办得很热闹。

我们职业学校也应如此。当今教育体制掣肘于行政干预太多,职业教育往往很难有自己办学自主权。但在这种体制之下,职业学校应尽量弱化行政命令对教育的干预,才有可能走出自己的独立发展的道路。不搞没有主心骨的“唯上是从”,不搞或少搞政绩工程,不做面子工程,避免政治运动式的工作方式,空喊号子,只管做样子,不管实际效果的做法只能贻误发展良机。

2014年10月

版权所有@江苏省徐州经贸高等职业学校    地址:江苏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蟠桃山路31号 邮编:221004   备案号:苏ICP备2022006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