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学校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作者: 时间:2025-09-24 点击数:

——艺术设计系阅兵观后感征集活动成果速递

 

 2025年9月3日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这场盛大的阅兵不仅是对历史的庄严回望,更是对未来的铿锵宣言。为深化爱国主义教育,艺术设计系同步开展铭记历史·砥砺前行主题观后感征集活动。活动以文字为媒介,将阅兵现场震撼场景、历史深处的精神力量与个人成长感悟深度融合。 在激烈的角逐中,一批兼具思想深度与艺术感染力的作品脱颖而出。视觉高职241班许靖娜以《旗帜下的青春》一文斩获桂冠,她以英模部队旗帜方队为切入点,将飘扬的军旗比作永不褪色的精神图腾,文中以笔为镜,以心为幕的宣言,既彰显了艺术学子以专业能力服务国家的志向,又折射出对先辈精神的当代诠释。动漫高职241班吴玟狄的《像素里的丰碑》获得创新奖,这位数字艺术专业学生巧妙运用动漫语言解构历史,通过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十六字箴言,构建起虚拟与现实的情感桥梁。工美231班何子淘的《迷彩与调色板》则以独特视角赢得评委青睐,文中把震撼化作动力的朴素话语,道出了艺术与国防在精神层面的共鸣。此外,工美241班团队创作的《钢枪与画笔》系列组图、视高231班的多媒体诗画《和平的维度》等作品,均以跨界融合的艺术形式。这些优秀作品共同呈现出三个鲜明特征:一是历史细节的艺术重构,如将老兵敬礼的瞬间转化为版画般的肌理表现;二是专业特质的自然流露,动漫专业学生用分镜脚本解析阅兵节奏,工艺美术学生以材料实验模拟装备质感;三是代际对话的真诚表达,95后创作者用Z世代熟悉的二次元语言、数字媒介等载体,完成对红色基因的当代表达。 此次观后感征集活动如同一面多棱镜,折射出艺术设计系课程思政改革的丰硕成果。当受阅装备的钢铁洪流与学生的创作热情产生共振,当抗战老兵的面部特写在画布上获得新生,专业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实现了深度交融。许多学生在创作笔记中写道:原来迷彩服的色彩搭配蕴含着设计美学,方阵行进节奏与动画分镜原理异曲同工——这种发现让国防教育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可感知、可创作、可传播的艺术实践。活动特别设立的跨专业互评环节,更促成了视觉传达专业与工艺美术专业的思维碰撞,如《钢枪与画笔》系列组图就融合了产品设计的结构思维与绘画艺术的情感表达。

 

评委老师指出,获奖作品普遍呈现出三个创新维度:在内容层面,将装备参数转化为设计元素,如用数据可视化呈现歼-20的流线型构造;在形式层面,突破传统文字表达,采用交互式电子书、AR增强现实等新媒体技术;在价值层面,通过《和平的维度》等作品建立历史记忆与当代审美的超链接,使抗战精神获得年轻化表达。这种将思政要素有机嵌入专业培养的创新模式,不仅强化了学生的国家认同,更激活了他们的创作潜能,正如系张书记总结的那样:当学生开始用设计思维解构民族精神时,教育就完成了从输入到内化质变。

 

版权所有@江苏省徐州经贸高等职业学校    地址:江苏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蟠桃山路31号 邮编:221004   备案号:苏ICP备2022006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