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一流职业教育 助力上海教育转型发展

来源:  时间:2020-01-15  点击数:

2020年上海两会期间,上海市人大代表、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唐玉光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表示,上海在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和一流本科教育的同时,还要建设一流的职业教育,打造上海职业教育的名片。

上海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加快建设“五个中心”,全力打响“四大品牌”的过程中,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愈加紧迫,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更为凸显。唐玉光指出,建设一流职业教育要围绕推进职业院校的布局结构调整,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加大职业教育的办学体制改革力度,形成多元、开放的职业教育办学格局;要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形成具有现代职业教育特点的教育教学模式。“通过这三点使得我们的职业教育改革部署更好的落地、落实,能为上海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更好的支撑。”

据悉,2019年1月24日在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中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与发达国家相比,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教育强国的要求相比,我国职业教育还存在着体系建设不够完善、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有待加强、制度标准不够健全、企业参与办学的动力不足、有利于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配套政策尚待完善、办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

“上海是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发祥地,中华职业教育社是在上海发起创立的。”唐玉光认为,从整个教育体系来说,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中高等教育相比,职业教育目前地位较弱。他坦言,全社会应充分认识职业教育的地位与作用,充分认识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真实价值,消除职业教育是教育体系中低层次教育的固有观念。与此同时,他提出,职业教育应加强与国际上高水平的职业技术院校的合作交流,应推进举办中外合作的高水平职业技术院校,提升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和社会影响力。

值得关注的是,《方案》还提出了到2022年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具体指标: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建设50所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150个骨干专业(群);打造一批优秀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推动建设300个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为贯彻落实《方案》,上海市在2019年12月17日发布了《上海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行动计划提出了具体明确的目标,如重点打造2-4所国际一流的高职院校,建设一批具有引领作用的标杆专业(群);建成80个中本贯通专业、250个中高贯通专业、20个高本贯通专业和10所左右新型(五年一贯制)职业院校等。计划从对接需求、完善体系、目标导向、多方参与等方面明确了推动上海职教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唐玉光指出“支持区政府举办与区域产业发展密切对接的高职院校”;“探索推进职业院校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建设政府与企业共建的职业院校”;“支持学校和企业等方面依法采取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机制运作”等具体举措都是新的改革亮点,非常期待这些举措能够尽快落地见效。

 

版权所有©江苏省徐州经贸高等职业学校    备案号:苏ICP备2022006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