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经贸高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方案

来源:  时间:2024-09-17  点击数:

                 江苏省徐州经贸高等职业学校

                                 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方案

                          (2022-2025)

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是我校加强内涵建设,推进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提升的重要举措,对推动我校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根据江苏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通知精神(苏教职函〔2022〕40号),稳步推进我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全国、全省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促进学校自主发展、内涵发展为宗旨,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贯彻落实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系列文件精神,坚持“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以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以内涵建设、自我诊断、持续改进为主题,引导和帮助学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需求,改善办学条件、规范学校管理、深化学校改革,完善制度体系,健全运行机制,逐步形成全员参与、全程监控、全面管理的质量保证体系,促进学校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通过教学诊断与改进,到2025年,全校师生员工的质量意识、标准意识、自我教学诊断与改进意识进一步提升,学校、专业、课程建设标准更加完善,教学诊断与改进机制逐步健全,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系统更加优化,常态化诊断、持续性推进、源头性采集、螺旋式提升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逐步建立,学校教学形态和治理形态日趋向好,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三、工作任务

根据《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指标体系(教学工作诊断项目参考表)》,结合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和学校发展实际,确定26个必选诊断要素和不少于26个自选诊断要素,在“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等五个层面进行自主诊断、循环改进。

一是“学校”层面自我诊断与改进。重点关注党的建设、办学理念、基础能力、管理运行、办学绩效等内容。

二是“专业”层面自我诊断与改进。重点关注专业定位与规划、专业设置与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执行、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声誉等方面内容。

三是“课程”层面自我诊断与改进。重点关注课程建设规划、课程标准制定、课程资源建设、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教学实施与质量管控等方面内容。

四是“教师”层面自我诊断与改进。重点关注教师个人成长规划、师德师风、教书育人、继续教育、实践与技能、教学水平、科研能力、社会服务等方面内容。

五是“学生”层面自我诊断与改进。重点关注职业生涯规划、思想政治素质、学业水平、专业技能、身心素质、审美素养、劳动素养、职业素养、信息素养等方面内容。

四、工作实施

按照学校主体、教学本位,标准引领、彰显特色,统筹推进、分类指导的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原则,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有序开展学校教诊改工作。

(一)建立机构,明确职责

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实行校长负责制,成立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领导小组,下设诊改办公室和5个诊改工作组,制定审核学校发展规划、专项计划、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及诊改方案、各类标准等质量保证工作;诊改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推进和落实诊改各项工作;专业系部是教诊改质量报告生成的关键;职能处室是保证诊改工作有序开展的基础。

(二)查找问题,制定措施

对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个层面的现状进行深入剖析,分类梳理,找出学校发展与建设中的短板与不足,并征集改进意见和建议,制定切实可行诊改措施;对照合格专业建设标准,深入开展专业诊改工作;修订完善课程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推进教学资源库建设工作和网络课程建设工作;修订完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每一位教师结合现状,制定个人职业发展规划;各职能部门结合管理现状,梳理各项规章制度,查找管理上存在问题与不足,制定有效管理措施,提高管理效能;加强教风、学风建设,修订完善第三方评价标准,强化学生实践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制定标准,规范运行

1.各系部对照专业标准、课程标准、教师职业发展规划和毕业生标准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分别制定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相关标准,形成质量报告;

2.各职能部门对本部门的管理职责标准、岗位职责标准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并按照标准规范运行。

(四)自我诊改,质量控制

教诊改领导小组和5个工作组根据学校教诊改实施方案,分别制定教诊改年度工作推进计划,学校层面建立诊改专题网站,定期召开教诊改工作调度会,分析研究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意见;诊改办公室定期编制诊改简报,组织、指导各工作小组诊改工作的开展,完成学校诊改工作报告;各工作小组根据年度工作计划定期召开诊改工作推进会,有序开展教诊改各项工作,完成年度诊改工作报告,针对诊改结果,提出有效改进措施。经过努力,逐步形成常态化自主诊断、自我改进机制。质量管理办公室对学校教诊改工作进行全程监督,定期反馈。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为保证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有序进行,学校成立由学校层面、系部层面和专业教研室层面构成的三级质量保证组织。

1.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宋思运

副组长:杨政、吴建新、刘永、乔金峰

成员:张格余、张传娟、顾丹、韩惠如、刘翠英、王丽娟、金伟超、郑海涛、张新颖、谷宝磊、杨家印、杨春芳、

崔铁燕、朱有荣、刘丽娜、朱晓辉、张超、丁会兵、孙峰

设立教诊改办公室和教诊改5个工作小组

教诊改办公室主任:杨政

副主任:张格余、张传娟、刘翠英、王丽娟、金伟超

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领导小组

工作小组

负责人

分管领导

配合部门

1.办学方向

张传娟

宋思运

党政办、教务处、学工处、团委、

招就办、财务处、信息办、组织

人事处、各系部

2.基础能力

张格余

吴建新

总务处、教科处、工会、保卫处、信息办、图书馆

3.教学实施

张格余

吴建新

教务处、教科处、学工处、招就办、信息办、各系部

4.管理运行

张传娟

杨政

各职能部门、各系部

5.办学绩效

金伟超

刘永

党政办、学工处、教科处、招就办、继续教育处、各系部

2.系部质量保证工作组

组长由系部主任担任,负责本系部师资队伍管理和教育质量管控,审核专业标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保证专业建设质量,撰写系部专业、课程、师资质量报告。

3.专业教研室质量保证工作小组

组长由专业教研室主任担任,负责专业、课程质量的自我诊改,编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开展学生学业情况调查分析,保证课程实施质量,撰写专业(课程)质量报告。

4.数据采集与管理小组

组长由信息办主任担任,组员由各职能部门数据采集员组成,负责学校人才培养状态数据平台填报工作,组织学校相关部门收集、整理、汇总、采集数据(包括文字性描述)和校内审核。

(二)机制保障

建立督查机制,质量管理办公室对教学诊断与改进过程动态监测;建立问责机制,部门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各部门根据职责,按时完成规定任务,奖优罚劣,对未完成本部门任务或出差错的实行问责。

(三)经费保障

根据诊改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学校一方面争取政府资金支持,用于学校基础建设;另一方面学校加大资金投入,用于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配套信息化平台建设、教师培训等方面。

六、工作进程

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按照工作计划表,由宣传发动制定方案阶段、分解目标组织实施阶段和总结成效申请复核阶段等部分构成。

                                          江苏省徐州经贸高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计划表

年度

诊改项目

诊改内容

工作要求

完成时间

2022年

1.顶层设计

制定学校诊改实施方案

修订、完善实施方案论证

9月

2.成立机构

成立诊改办公室和5个工作组

明确职责,责任到人

9-10月

3.宣传发动

开展全员培训

统一思想

自我诊改

9-10月

4.问题导向

对照标准查找问题

剖析问题

制定诊改措施

10-11月

5.项目诊改

制定各项标准

对照诊改指标,制定相关标准,

开展诊改行动

10-11月

6.年度总结

项目总结

质量报告

撰写诊改总结

制定工作计划

撰写质量报告

11-12月

2023年

1.专家引领

全员培训,完善诊改方案

统一思想,明确诊改工作任务与要求

2-3月

2.学校发展

全力开展人才培养办学水平现场评估工作

对照评估标准,完成现场评估工作

3-4月

3.制度建设

1.进一步修订完善学校管理制度

2.修订完善各部门职责和岗位职责

结合学校实际,修订完善学校管理制度,优化岗位设置,健全岗位职责

4-5月

4.专业建设

1.产业学院建设

2.学校各专业诊改

1.各系完成至少一所产业学院建设

2.开展专业验收,形成专业诊改报告

1-6月

5.课程建设

1.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工作

2.修订完善各专业主干课程标准

1.各专业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工作

2.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完善各专业课程标准

6-12月

6.教师发展

1.修订完善教师发展规划

2.教师教学工作诊改

教师结合实际,制定职业发展规划,完成年度教学工作诊改工作

1-12月

7.学生发展

学生制定职业

学生结合实际,制定职

1-12月



发展规划

业发展规划


8.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进一步完善多媒体教室、智能教室、仿真实训室建设

3-12月

9.培养质量

1.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数据采集

2.质量年报

完成数据采集,形成质量报告

8-12月

2.中职系统数据填报

完成中职系统数据更新与维护,形成质量报告

8-12月

2024年

1.学校发展

1.校园基础建设

2.校园文化建设

进一步改善学校育人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1-6月

2.专业诊改

1.专业群建设2.继续开展专业诊断工作

1.根据专业群建设方案梳理建设成果

2.继续开展专业验收,形成专业诊改报告

1-6月

3.课程建设

1.实施课程思政

2.课程标准制定

1.实施课程思政,梳理课程思政典型案例

2.完成各专业课程标准建设工作

1-6月

4.教师发展

1.教师教学工作诊改

2.修订教师教学标准

开展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活动

6-12月

5.学生发展

学生制定职业发展规划

学生结合实际,制定职业发展规划

1-12月

6.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实践教学资源建设

扩大信息化实践教学资源应用的覆盖面,对照建设方案,完成建设目标

3-12月

7.制度完善

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

结合实际修订完善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

3-12月

8.培养质量

1.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报告

2.中职人才培养质量报告

完成数据采集和质量年报工作

8-12月

2025年

1.诊改总结

对照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教学、学生、后勤开展专项总结,检查目标完成情况,梳理建设成果

1-12月


2.诊改报告

撰写中高职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报告


工作进程总体安排如下:

(一)宣传发动阶段

2022年9月,学校召开干部会议和全体教职工会议,宣传布置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组织各部门学习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相关文件,领会指标内涵。

(二)组织实施阶段

1.2022年9月,成立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方案,启动诊改工作。

2.2022年9月-10月,建立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机制,开展业务培训,修订、完善学校诊改工作实施方案,根据各项指导标准进行初步诊断,形成自主诊断与自我改进的系列教学管理制度,上报市级专家组。

3.2022年9月-11月,学校根据状态数据系统平台要求,组织相关部门全面收集、整理、汇总、填报数据、校内审核通过后上网提交。

4.2022年10-12月,全面开展教学诊改培训工作,全员参与,形成工作机制,定期召开教学诊改工作推进会议,学校对照诊断主要观察点(诊断点)逐项进行写实性表述,报告学校目标达成度、主要成绩、存在问题、成因分析、改进对策与实施等基本内容,撰写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报告。

5.2022年12月,完成学校2023年诊改工作计划,完成学校年度质量报告,建设专门网站,做好宣传工作。由市级专家组对学校诊断后的各项改进情况进行检查。

6.2023年-2024年,根据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计划表,落实各项诊改工作,完成年度人才培养数据采集,形成年度诊改报告。

7.2025年,对照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开展教学、学生、后勤3项管理专题总结,检查各项工作完成情况,分析存在问题,梳理建设成果,完成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报告,为下一步诊改积累经验。

(三)复核阶段

8.2025年,学校在年度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报告基础上,结合年度人才培养数据,编制年度人才培养质量报告。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结束后总结成效,查找不足,提出改进对策,形成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总体报告,并适时提请复核。

附件:江苏省徐州经贸高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项目分解表

                                                                                                               二0二二年九月二十六日

[1] [2] 下一页

 

版权所有©江苏省徐州经贸高等职业学校    备案号:苏ICP备2022006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