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徐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王维峰一行来我校调研指导工作。市总工会副主席孙正文,市总工会办公室负责人、产改工作科科长林红岭,市总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部部长单昊参加调研。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宋思运,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陪同调研。
王维峰一行实地参观了学校国家级数智物流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景明创新创业工坊、会计文化示训中心、青春电商谷直播基地、物联网产教融合实训中心、学生心理发展中心、巴特机械产业学院、京东数字经济产业学院等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和教育教学场所,详细了解学校立德树人、专业建设、产教融合等方面的主要做法和特色亮点。
王维峰对学校浓厚的干事创业氛围、良好的师生精神面貌、突出的办学特色成就等予以高度评价。他指出,近年来学校紧扣徐州市“建设产业强市、打造区域中心”战略目标,聚焦“343”创新产业集群人才需求,致力于打造淮海经济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新高地,办学定位精准、战略意识高远、发展思路清晰、实践举措创新,内涵建设有力推进,产教融合协同发展,事业发展蒸蒸日上。围绕学校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如何与市主导产业发展进行有效融合,结合工会正在推进的工匠学院建设,王维峰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的部署要求,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对接行业企业人才需求,充分发挥工匠学院、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平台支撑作用,加强产业工人培训;二是要积极发挥工会组织优势,推进行业企业与职业院校对接,推动更多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劳动模范走进校园、走进课堂;三是以各类培训和大赛为抓手,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形成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叠加合力,打造成为徐州、全省乃至淮海经济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主要基地。王维峰表示,市人大、市总工会将进一步关心关注学校事业发展,协调相关资源全力支持学校工匠学院建设。
宋思运代表学校感谢市人大、市总工会多年来对学校事业发展给予的重视和支持,汇报了近年来学校创新实施“1234+N”工作思路、系统推进“高质量创新发展12条”等敢为善为谋发展、务实落实干事业的具体举措和办学成效,分析了制约发展的问题短板,交流了未来发展思路举措。
建校60年来,学校致力于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集聚品牌优势,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5万余名“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校将以本次调研为契机,持续锚定“夯实基础、做强特色、创优品牌、提档升格”战略目标,秉承经贸特色、汇聚强大合力,积极开辟新领域新赛道,不断聚合新动能新优势,以实际行动书写学校高质量发展和跨越式提升的辉煌篇章,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徐州新实践贡献徐州经贸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