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1日,《新华日报》交汇点新闻以《徐州经贸高职校这场国际交流活动 让学生收获满满》为题,专题报道我校产教媒国际文化交流合作工作站揭牌仪式暨“我的成长经历”分享报告会。近年来,学校秉承“开放、合作、共赢”理念,持续深化"政校行企"四方协同,打造职业教育国际文化交流平台,为推动淮海经济区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徐州新实践培养更多具有全球视野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报道链接地址:
https://jhd.xhby.net/share-webui/detail/s67f8cda6e4b03754af95bf3f?t=1744370498718
以下为报道原文:
交汇点讯4月10日,一场有趣的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在江苏省徐州经贸高等职业学校举办。在该校产教媒国际文化交流合作工作站揭牌仪式暨“我的成长经历”分享报告会上,15岁的澳大利亚留学生杨智赫作为学生们的“新朋友”,用同龄人的视角分享自己的留学生活经历和成长故事。
“7岁时,我和家人搬到澳大利亚墨尔本生活,在那里经历了公办和私立学校不同的学习环境,一路摸索适应,接触了很多新事物。”简单的自我介绍后,杨智赫并没有长篇大论地演讲,而是分享起澳大利亚的小知识和自己喜爱的事物。
墨尔本的气候特点、各大著名美景打卡地、有趣的蒸汽小火车线路、学钢琴参加学校乐团……朋友间聊天般的分享,很快引起在场学生共鸣,大家开始积极交流互动。通过杨智赫的讲述,学生们在文化碰撞中,逐渐了解国外的学习实践和生活经历。学校还设置趣味问答环节,学生们认真倾听,争相回答一个个科普小问题,充分展现知识素养。
“无论在哪里,都要勇敢迈出第一步并持续前行。”分享结束后,杨智赫和学生们合影留念,把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话送给同学们,然后围在一起聊起徐州的美食美景和彼此学习生活的小故事。“这次活动对于我也是锻炼的机会。在分享交流中,我认识了很多新朋友,看到了他们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技术的闪光点,我也要多向他们学习。”杨智赫说。
记者了解到,这是徐州经贸高等职业学校校产教媒国际文化交流合作工作站揭牌后举办的首场分享活动。学校精心设计,邀请徐州市服务贸易协会、澳大利亚企业和地方媒体共同参与,由该校学生负责照片、视频拍摄制作和校内外宣发,主动参与到国际文化交流中。
“学校工作站组织的交流活动真有趣,氛围也很棒。”徐州经贸高职校学生乔雪婷说,比起传统的讲座,她更能了解接受同龄人的生活经历。杨同学的分享,让她看到不一样的奋斗青春,获益匪浅。
“我们希望通过跨越山海的成长故事、学习实践中的思考沉淀,让学生用独特视角推开瞭望世界的窗,看见更多可能的同时,点燃对未来炽烈的向往,激发奋进力量。”徐州经贸高等职业学校副校长张传娟说。
产教媒国际文化交流合作工作站打造“政行校企媒”协同机制,深化产教融合与国际化发展,用好澳洲校企资源,推动中澳教育合作与产媒深度融合,搭建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的平台。工作站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通过国际文化交流和“朋辈导师”示范引领,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活动,提升学生国际视野与跨文化沟通能力,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
当前,徐州经贸高等职业学校正依托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更好地创新课程共建与实训模式,深化“产教+双创+产业”协同模式,打造政校企合作新增长点,为职业教育国际化与地方产业升级提供人才支撑。
徐州经贸高等职业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宋思运表示,学校将秉承“开放、合作、共赢”理念,积极探索拓展国际合作交流的新渠道和新领域,与更多国内外知名院校和企业合作搭建国际文化交流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人生出彩机会,共同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