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州市职业教育杨春芳艺术设计工作室
 目       录
 
  
   
    | 序号 | 一级目录 | 二级目录 | 
   
    | 1 | 领衔人条件 | 基本条件 | 
   
    | 知名度 (影响力) | 
   
    | 2 | 成员构成 | 数量结构 | 
   
    | 能力素养 | 
   
    | 3 |   运行管理 | 规划目标 | 
   
    | 制度建设 | 
   
    | 平台建设 | 
   
    |     4   |     效能发挥 | 专业(学科)与课程建设 | 
   
    | 教学改革 | 
   
    | 资源建设 | 
   
    | 团队发展 | 
   
    | 社会服务 | 
   
    |   5 |   保障机制 | 组织保障 | 
   
    | 条件保障 | 
   
    | 经费保障 | 
   
    | 6 | 特色创新 |   | 
  
 
  
     一、领衔人条件
 (一)基本条件
 
    
 领衔人杨春芳,南京理工大学工业设计专业本科学历,苏州大学艺术设计专业硕士学位。现为徐州经贸高等职业学校艺术设计系主任,副教授,中级工艺美术师。具备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师德高尚,理念先进,业务精湛,教学成果丰富并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育艺术,学生欢迎,同行认可。
 
 
  
 
  
 
  
 (二)知名度
 为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能手”,江苏省艺术类专业技能大赛优秀教练,徐州市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科带头人,第四届徐州市职业教育教科研中心组成员,徐州市职业教育“出彩职教人”,徐州博物馆文创特约设计师,徐州品秀园林工程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2篇,主持和参与研究省市级课题7个,主编教材2本。多次被评为学校优秀教师,指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获得多次省市级一二三等奖。2013年12月主持的徐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职业学校研究专项课题,《职业学校艺术设计专业“工学结合”模式的研究》,已结题;2018年12月,徐州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徐州文化创意研究——马庄香包和徐州汉文化元素的融合创意研究》,已结题。2017年11月,获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五年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案例一等奖。2017年11月,撰写的论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解放学习力》获2017年《江苏教育.职业教育》“三创”论文二等奖。
  
  
  
  
  
  
 各种获奖资料:
 
  
 
 
 

  
  
  
 
  
 
  
 
 
 
 
 
 
  
  
  
  
  
 主编2本教材:
 
  
 发表7篇论文
 
  
 
  
 
 
 
  
  
  
  
  
  
 主导和参与设计了很多项目,被公司采用。为江苏华人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设计的标志被采用;为徐州品秀园林工程有限公司设计标志被采用;为品秀园林公司的设计的若干项目被采用;为徐州博物馆设计的作品《陶绕襟衣丝巾》,在徐州市第一届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大赛中获三等奖,获“十大最受欢迎产品”奖,本人被徐州市博物馆聘为文创特约设计师;同时还参与设计了徐州经贸高等职业学校的标识设计以及很多大型公共空间的室内软装设计。目前正在联合徐州博物馆和马庄香包设计工作室进行文化创意和非物质文化研究,下一步计划拓展徐州文化创意研究工作室。
  
 
 
 
 
  
 
 
 
 
  
 
  
 
 本人在专业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任教研室主任期间带领的装潢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团队2012年12月被评为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负责的装潢艺术设计专业2013年8月被评为江苏省特色专业。作为一名职业教育工作者,发扬工匠精神,注重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在我校首先推行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 2016年12月成为江苏省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本人为该项目的项目负责人。2017年5月,在徐州市教育局举办的“职教活动周”中,本人所负责的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专业被授予徐州市品牌特色专业,本人被授予徐州市“出彩职教人”称号。该工作室也是为做好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而成立的。
 
 
  
  
  
 
 
  
 
 
 (二)工作室成员的构成和能力素养
 目前工作室有成员9人,其中外聘教师3人,分别来自行业、企业和外校的成员,比例占33%;本科学历100%,其中硕士研究生4人,博士1人,中级及以上职称5人,占56%,其中高级职称4人,占44%;35周岁以下4人,占44%。既有来自一线的专业教师,又有富有实战经验的企业人员,知识、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
 目前我校的工作室成员全部是学校专业骨干教师,有省级艺术类专业学科带头人1人,市级艺术类专业学科带头人1人,高级访问学者1人,2人为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的专家委员,1位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能手。不但教科研能力强,而且实战经验丰富, 工作室成员热爱职业教育事业,师德高尚,乐于奉献,勤于学习,锐意改革,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自我发展愿望和改革创新意识,具备信息化教学设计和教育管理能力,具备较高的教科研能力和丰富的一线实践经验,近三年工作室成员在国家、省、市各项大赛获奖60多项,主持或参与省市级课题12项,在各级各类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获奖)38篇,在人才培养上一直贯彻产教融合的原则,工作室成员参与了很多实战设计项目的设计,也把企业项目引入课堂,带领学生设计项目,近三年师生共完成项目设计案例120多个。
 外聘教师1位是来自一线的专业教师,2位是来自设计公司的一线设计师。闵凡思是中学美术高级教师、江苏省首届乡土人才“三带”能手、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会员、徐州汉之陶品牌创始人、徐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常务理事、徐州市第七期拔尖人才;外聘教师王菊是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曾任大型设计公司的项目经理和首席设计师,完成了很多设计项目;外聘教师张旭北京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完成了很多设计项目。
  
 
 李栋,江苏省徐州经贸高等职业学校工艺美术系教师,毕业于中国纺织大学装潢设计专业,副教授,高级工艺美术师,高级室内建筑师,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会员,徐州室内装饰协会常务理事,从事多年的设计教学与研究活动。研究方向:室内装饰设计。近几年来,设计了多项装饰工程、出版和发表了专著论文多篇(本)。2006年被聘为江苏省徐州财经高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类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家委员。2007年作品《重庆富桥装饰工程》在“徐州——郑州地区室内设计与景观设计大赛”徐州赛区的竞赛活动中,荣获一等奖。2008年被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兼职教师。2008年被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聘为学院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带头人。2012年被聘为徐州市家居装饰行业商会,名誉会长。2013年被聘为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室内艺术设计专业带头人。2013年被聘为江苏省徐州经贸高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导师。2015年被徐州市装饰装修行业协会聘为专家委员会专家。为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20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近年来在东南大学出版社发表《宾馆室内设计与施工管理实例》、《家具与陈设》、《建筑装饰工程费用技术计算与工程清单编制》等多篇论文。
  
 








  
  
 
 
  
  
  
  
  
  
  
  
  
  
 
 席彬,1994年毕业于江苏理工学院,2010年获南京师范大学艺术硕士学位,工艺美术师,高级装饰美工,现任艺术设计系教师,副教授。完成省、市级课题7项;主持申报徐州市职业学校教学成果奖1项获二等奖、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成果奖1项获三等奖、,参与申报徐州市职业学校教学成果奖1项获一等奖。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近30篇,其中核心期刊7篇,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作品集1本,公开出版省级十二五规划教材2本。多次荣获江苏省教育厅颁发的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学校优秀教师”“学校优秀班主任”称号。
  
 
 
  
 
  
  
 
  
 
  
 
 
  
 
  
  
  
  
 
  
 
 张亚,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党员。现任江苏省徐州经贸高等职业学校艺术系视觉专业教研室主任。担任视觉专业班主任8年,先后多次获得“优秀班主任”称号。先后担任《版式设计》、《标志与VI》、《字体设计》、《构成》、《美术史》等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同时还担任视觉专业技能大赛《素描》、《色彩》的辅导教师,校企合作试点班级装高151(市优秀班集体)班主任等工作。曾作为核心成员参与了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立项课题研究讨论并顺利结题。撰写的《以就业为导向的美术职业教育模式的实施》论文在全国供销合作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上荣获三等奖。2013年3月参加市两课评比中获得研究课第一名。在《包装世界》等省级期刊发表论文多篇,2018年参加徐州市课堂教学大赛获得一等奖,推荐参加省赛。
 
 
 


  
  
 
  
 丁静静,中国矿业大学设计艺术学硕士,党员。现为江苏省徐州经贸高等学校艺术系展示专业带头人,设计作品《月韵茶餐厅》参加“长江杯室内设计大赛”获得金奖,设计作品《鑫霸铝业》获得《徐州土木建筑学会 勘察设计协会 建筑创作专委会2010年学术年会》三等奖,《“适宜技术”与中国中小城市建筑发展》、《以低碳概念为导向的零售空间设计前景探索》发表于国家核心期刊《生态经济》,多篇论文发表于省级核心期刊。指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获得市级二等奖、三等奖。
 

  
 

 
  
  
  
  
 
 
  
 
  
 
  
 
  
 
 
  
  
  
  
 
 
 
  
 
  
 
  
 
  
 
  
  
 
 王建梅,徐州经贸高等职业学校艺术系教师,徐州市设计艺术家协会理事,2006年毕业于郑州轻工业学院艺术设计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2017年取得硕士学位证书。擅长于手绘,室内方案设计与制作,对小型景观园林设计有自己独特见解。近年来,参与城置花园、新城嘉园等多项目设计制作。发表论文2篇。参与徐州市教学大赛、技能大赛多次获奖等。 
  
 
 
 
 
  
 
  
 
 
 
  
  
  
 外聘教师闵凡思,江苏省首届乡土人才“三带”能手;徐州市拔尖人才;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沛县泥模---(闵氏泥模)徐州市代表性传承人;非遗文创作品--泥塑女性系列《女人缘来都是爱——魅之韵》获得2017中国 “汉博杯”工艺美术创意设计大赛铜奖;非遗作品《十二生肖陶模》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乡土奖铜奖;《老玩童》获得徐州市传统工艺项目剪纸、香包、泥(面塑)大赛铜奖;获得全国优质课二等奖、省录像课一等奖、大市基本功一等奖、大市优质课一等奖、大市公开课;教学成果获得徐州市教学成果特等奖、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在省市级发表专业教育教学论文十余篇;其陶艺特色教学被电视台、报纸多次采访报道,学校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交流、学习活动近百次,有一定的社会影响。
   先后主持了市级、省级科学规划立项课题, 2015年被徐州市文广新局评选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泥塑(沛县泥模—闵氏泥模)市级代表性传承人;2017年被徐州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为徐州市第七期拔尖人才。 
 


  
 
  
  
  
  
  
 
  
  
 
  
  
  
  
 
  
  
  
 

  
  
  
  
 
  
  
 
 

  
 
  
 
  
  
  
  
  
 

  
  
  
 
 
  
  
  
  
  
 


  
  
  
  
 
  
 
  
 

  
 外聘教师王菊是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曾任大型设计公司的项目经理和首席设计师,完成了很多设计项目;外聘教师张旭北京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完成了很多设计项目。
 
 
  
  
 
  
 三、工作室的运行管理
 工作室运行管理:2015年5月本人作为领衔人联合徐州景明设计公司规划成立现代学徒制艺术设计工作室,组建了工作室团队,工作室成员除了完成教学科研任务之外,更多的参与实践项目,提高教师的动手能力,同时才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国办发〔2017〕95号提出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相吻合,与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相吻合,与职业学校发展规划相吻合,学校大力支持工作室的建设和发展。
 (一)规划目标
 1.目标任务
 (1)在教学方面,通过工作室成员的努力和青蓝工程结对培养,力争有2-3名成员成为徐州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专业负责人,三位年轻教师评上讲师。
 (2)在各项比赛方面,通过工作室的培养,培养3-4名选手,在省两课评比或信息化教学大赛获奖;教师参加或指导学生技能大赛或创新大赛或文明风采大赛获省二等奖及以上的成绩。
 (3)在科研方面,通过工作室成员的学习,在省或市级专业期刊发表专业论文15篇以上,出版2-3本专业教材,每一位成员以课题主持人或核心成员的身份,完成一项市级以上科研课题的研究。 
 (4)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通过工调研考察,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视觉传播设计专业课程标准,2-3年内,力争申报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专业江苏省现代化专业群,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扎实做好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专业江苏省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1-2年内争取国家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目前正在申报)。
 (5)在社会服务方面,通过工作室开展的社会实践服务,更好的深化产教融合,设计项目获得更高的设计奖项。联合徐州博物馆以及马庄香包设计工作室成立徐州文化创意研究工作室。
 (二)制度建设
 杨春芳艺术设计工作室的制度建设
  
 为确保名师工作室的顺利开展,特制定以下管理制度。
 一、有计划地开展工作
 工作室围绕年度工作任务,制定好年度工作计划,细化到学期,成员依据工作室的大计划确定好各自的工作计划,并按计划开展相关活动,定期举行工作例会、开展教研活动,定期进行工作总结,年度进行考核。 
 二、积极参与学习培训
 坚持有选择性地有重点地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积极运用于教学实践,定期提交学习心得,积极参加教学教研业务培训与教研活动,提交参培与活动的相关资料,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 
 三、发挥好名师岗位示范作用
 认真研究教材、教法、考纲、考法,努力搞好岗位工作;积极参与听、评课、教学研究课、示范课等活动,高质量地完成相关任务;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比赛,在比赛中锻炼、提高;热心辅导,带动青年教师一起成长;努力成为学科教学领域内更高级别的带头人。 
 四、积极开展课题研究
 乐于反思实践,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善于总结,不断发现研究课题,积极申报各级课题,积极参与各级课题研究,注重行动研究与案例积累,努力向专家型教师发展。 
 五、乐于交流
 建立名师工作室网页、QQ群,主持人、成员和学员之间及时通过网页、电子邮箱、短信、QQ群等途径互通信息,交流教学教研开展情况,分享教育教学工作经验,发起教艺切磋,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充分发挥个人能力和团队精神,充分实现资源共享,互助提高。 
 六、积极发挥名师引领辐射作用
 积极承担各项教育教学、科研及交流工作,对工作室确定的教育教学及交流任务不推诿,想方设法,积极创造条件,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圆满完成工作任务。 
 七、搞好信息报送和档案管理
 工作室各成员积极将自己的工作情况报告给主持人,并尽量编写成图文并茂的简报交工作室交流;每个人将自己的计划、总结、听课、评课记录、实验课、公开课、研讨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例、讲座、报告、论文、专著等工作材料,以学期为单位进行收集、归档、存档,为个人的成长和工作室的发展提供依据,为考核提供依据。 
 八、实行年度考核
 各成员必须按时参加工作室的各项会议和活动,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活动需提前请假。年度按照名师工作室考核评分标准和本室规约进行严格考核和奖惩。对确实不能胜任名师工作室工作的成员予以调整,对在各级各类教研比赛活动中获等级奖,或在各级各类刊物发表论文以及论文评比中获奖的论文和案例按照质量、级别给予奖励;对各级各类获奖的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成果给予奖励;对高质量完成的教育教学交流活动给予奖励。 
 (三)平台建设
 名师工作室自建立以来,先后建立了QQ群、微信群和名师工作室网站。名师工作室网站栏目清晰、内容丰富,及时宣传报道名师工作室的建设动态和阶段成果,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辐射、引领和示范作用。
 网络学习平台统计表
 
  
   
    | 课程名称 | 任课教师 | 使用专业 | 使用效果 | 
   
    | 平面构成 | 张亚 | 工艺美术 | 较好 | 
   
    | 图案 | 张亚 | 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 | 较好 | 
   
    | MAYA软件三维动画 | 刘超 | 动漫制作技术 | 较好 | 
   
    | 计算机辅助设CAD | 王建梅 | 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 | 较好 | 
   
    |   |   |   |   | 
  
 
  
 
  
 
 
  
 四、工作室效能发挥
 (一)专业与课程建设
 本工作室所在的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专业为省级特色、徐州市特色专业、江苏联合职业学院优秀教学团队。专业本工作室自建立起,就紧紧围绕设计行业的发展趋势调整专业方向,与徐州景明设计公司合作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创新了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率先推行 “5C”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5R”实践课程教学体系,形成了“共组订单班级、共商培养方案、共定课程体系、共培师资队伍、共建学习环境、共施教学过程、共评学生质量、共担教学成本、共享发展成果”的育人机制。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专业首批为江苏省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专业课程。
 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统计表及图片
 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专业校企合作开发的现代学徒制课程
 
  
   
    | 顺 序 | 课程 | 学 时 | 课程内容 | 备  注 | 
   
    | 1 | 室内设计效果图表现(3DMAX) | 96 | 全面系统的学习3ds Max和Vary的应用,熟练掌握3ds Max的建模技术,掌握制作家具和室内装饰模型的技巧,学习家具、装饰模型的材质贴图技术。可以独立完成超精细模型的精细建模工作,符合专业室内表现公司的模型标准要求。熟练掌握灯光重点参数的使用方法和设置技巧,包括室内布光运用方法。认识全局光照的概念与规律,掌握真实光影的刻画要素。能够使用灯光阵列布光技术,模拟出室内空间中的真实光影效果。掌握3ds Max中几种常用的材质类型,并结合3ds Max的多种不同材质进行材质表现的学习,全面掌握室内各种物体的质感表达技法,如玻璃、不锈钢、木地板、窗帘、布艺等常见材质的表达。   |   | 
   
    | 2 | 室内设计施工图制图(AutoCAD)   | 60 | 本课程学习AutoCAD工程制图软件,由经验丰富的高级讲师与业内一线设计师组合授课,以培养建筑与室内施工图设计行业专业人才为目标。教学采用高强度训练模式,学员将学习大量行业最新项目的制作方法并体验公司实战流程。本专业严格按照设计公司的标准流程进行分工协作,通过大量的案例实践,让学员熟练掌握建筑设计与室内公装的深化设计,包括对施工工艺、材料应用、工程预算等内容的了解。能独立或合作完成CAD施工图深化工作,达到业界的就业标准要求。 |   | 
   
    | 3 | 室内设计装饰材料和施工 | 80 | 学习建筑与室内设计中常见的工程材料及施工工艺知识。内容包括:基础结构、装饰结构、材料特性、材料价格等知识。使学生可以更出色地完成图纸深化的工作。配合景明设计独有的室内设计工艺,采用体验式教学,通过大量的亲手实践课程,使学员更深入了解常用施工材料的施工工艺,能独立完成施工图深化,进一步积累施工经验。提供样板间设计机会,让学员在施工人员配合下完成自身设计方案的施工,成为一套现实作品,使学员亲身体验设计方案变为现实的过程。 |   | 
   
    | 4 | 室内空间设计原理 | 80 | 本课程学习欧式、地中海、中式、现代等装饰艺术的文化背景、设计原则、工艺材料和软装等重要知识。通过大量的实践项目案例,学习各种主流设计风格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以及变通升华的设计手法,并学习通过解读客户心理,通过客户的艺术追求,以及对客观功能性需求,合理地设计出符合条件允许的、具有专业艺术风格的设计方案。 |   | 
   
    | 5 | 室内软装设计 | 84 | 软装配饰设计是室内设计师非常重要的能力,同时也是室内设计工作的重要环节。软装配饰的内容包括家具、装饰画、陶瓷、花艺绿植、窗帘布艺、灯饰及其它装饰摆件。课程根据各类设计方案的空间、风格和材质等特点,设计整套软装配饰方案,以及软装产品的相关采购渠道和预算。该课程将结合住宅类软装设计、酒店会所类软装设计和餐饮类软装设计阶段课程的实践项目学习。 |   | 
   
    | 6   | 室内设计效果图表现(手绘效果图) | 96 | 手绘表现技法是室内设计师必备的设计技能。本课程通过先进的教学体系和特有的强化训练教学模式,使学员可以快速学习和提升手绘技能,最终具备设计表现与设计沟通能力。课程内容有除了透视、色彩和构成知识,还有彩铅、马克笔和钢笔的表现技法等。 |   | 
   
    | 7 | 室内家具设计 | 84 | 通过设计家具的案例,学习对产品特性进行分析,结合人体工程学及结构原理进行设计,为整体家具设计打下基础。 |   | 
   
    | 8 |         居室空间设计 | 192 | 本课程学习普通住宅装饰结构要点,理解基本设计原理,合理划分空间,掌握不同地域的常用装饰风格,并灵活运用变化多样的设计要素,采用多套实践模拟项目进行方案设计训练,激发引导学员的设计灵感,模拟真实的工作情境,锻炼学员谈单和沟通能力,使学员熟练做出符合业主要求的全套设计方案及预算,由此累积一定的设计经验。   |   | 
   
    | 9 |       公共空间设计 | 192 | 本课程学习办公空间的设计规则,卖场、商店、店面空间和橱窗的设计知识,掌握从小型工作室到大型办公场所的设计、规划方法,了解常用的公装材料及施工工艺,通过项目实践掌握办公空间的设计思路,并完成项目设计和深化。 |   | 
   
    | 10 |     工程管理 | 90 | 程质量好坏的主要因素是人、环境、机具、材料及方法。管理者应很抓这五个主要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将“事后把关”重点转移到“事前预防”。做的好坏是衡量管理者的重要标准。 |   | 
   
    | 11 |       装饰预算及合同 | 90 | 1、学习工程报价预算,工程报价是施工前必须要确定的内容,所以对于工程预算必须有一个概念理解,工程报价内容包括:基础材料价格、半包预算、全包预算、主材价格,课程结束后学员能够对报价工程预算有所了解。 2、《委托设计合同》;3、如何签合同;
 
 
 |   | 
   
    | 12 |     实战训练 | 6周 | 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课程体系,理解设计模板的应用,以便于更好的掌握系统工具,为下一步顺利的走向设计工作做好准备。 |   | 
   
    | 13 | 岗位实习 | 18周 | 重点实践内容: 1、辅助设计师进行图纸设计及绘制 2、材料工艺实践 3、工地项目管理实践 |   | 
   
    |   | 总结 |   | 通过以上课程,学生能够学到更多专业知识,实践理论相结合,学习起来更加得心应手,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为今后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   | 
  
 
  
     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在制订2015级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校企共同制订,学校与企业按“双元育人”原则共同完成,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由学校教师完成讲授,学生的职业岗位实际操作知识和技能则由企业师傅在传、帮、带过程中完成,共同承担学生在职业思想和职业技能发展道路上的引领者的任务。“景明设计班”学制为五年,采取“工学结合,半工半读” 模式组织实施教学工作。根据五年制学生的特点,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校企共同设计了阶段性、渐进性和企业紧密合作的课程体系。主要分为职业素质养成课程模块、专业技术技能基础课程模块、岗位技术技能模块和学徒个人职业发展需求课程模块。
  
 
 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汇报、专家论证
  
 (二)教学改革
 工作室成员制定了8门突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课程标准,采用项目教学法,推行“工学结合”,坚持“做中学、做中教”,理实一体化教学效果好,课堂教学质量高。均主持或参与市级以上教学研究和实战项目,杨春芳、王立科、张亚、王建梅、闵凡思5位主持或参与改革课题,研究成果运用并有效改进教学实践;杨春芳、王立科、丁静静、王建梅指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获得了省级一、二、三等奖项和市级一等奖;杨春芳和李栋老师带领工作室成员做项目,近三年来完成平面设计、室内设计项目100多项;张旭、王菊两位老师带领学生做项目,让企业项目进课堂,真正做到了产教融合,提高了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闵凡思老师开设《陶艺制作》选修课以及《陶艺制作》第二课堂,拓宽学生知识,培养的艺术审美和动手能力。
 《展销环境与室内设计工程》课程标准
                             
 一、   概述
 (一)课程性质          
 展销环境与室内设计是装潢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适用于五年制高职装潢艺术设计专业。通过学习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意设计能力、图纸绘制能力及对装饰材料的使用能力,以满足社会岗位的需求,达到高级室内设计师的基本要求。
  
 (二)课程基本理念
 以社会岗位能力要求为理念,以设计行业需求引领课程项目工作任务,以课程项目工作任务选择课程技能模块,以课程技能模块确定课程知识内容。将展销环境与室内设计的基本知识、设计流程、设计方法以及展销环境与室内设计方法循序渐进的融于各项目之间及项目之下各模块之中,并通过工作任务的分析与完成,全面而合理的覆盖展销环境与室内设计领域所涉及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也就是说,先获取技能,再体验知识。通过技能的学习过程,来获取必需的知识。
  
 (三)课程设计思路 
 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以工作任务模块为中心构建的工程项目课程体系。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紧紧围绕项目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依据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按照“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嵌入式”的设计要求确定课程的知识、技能等内容。
 依据各学习项目的内容总量以及在该门课程中的地位分配各学习项目的课时数。
  
 二、课程目标:
  
 (一) 总目标
 通过学习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意设计能力、图纸绘制能力及对装饰材料的使用能力,以满足社会岗位的需求,达到高级室内设计师的基本要求。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团队合作精神,良好的品德及高尚的情操,使学生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人。
  
 (二) 具体目标
 1.素质
 通过项目教学,使学生具备从事本职业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高级技术人才所必需的室内设计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敬业爱岗思想、团队协作精神,良好的品德及高尚的情操。
 2.知识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掌握室内设计的流程,达到设计师的要求。
 3.能力
 通过教学学生能够掌握室内设计的流程和设计方法,独立地完成设计制作工作,具有创意设计能力、图纸绘制能力及对装饰材料的使用能力,以满足社会岗位的需求,达到高级室内设计师的基本要求。在就业时能够胜任该行业的工作。
  
 三、内容标准(课程内容与要求)
  
 项目一
 
  
   
    |   目标名称 |   商业室内空间设计 | 
   
    |   学时 |   20 | 
   
    |   教学要求 | 1、通过市场调研和沟通能对展销环境进行设计定位。 2、对某一上商业室内空间进行整体设计并绘制出设计方案。 | 
   
    |   相关知识 (实践、理论) |   1、商业室内空间的平面图设计。商业室内空间的天花图设计 2、商业室内空间设计的基本原理。商业室内装饰材料设计与应用 | 
   
    |   操作训练 |   任务1:(手绘训练)商业室内空间的平面图设计(300M2) 任务2:(手绘训练)商业室内空间的天花图设计 | 
   
    |   考核评价 |   考核评价以设计方案考核与理论知识点相结合,重点以方案设计能力考核为主,包括: 设计方案的合理性、科学性、规范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 
   
    |   拓展知识 |   不同功能空间的商业室内设计的方法和基本原理。 | 
  
 
  
 项目二
 
  
   
    |   目标名称 |   居住建筑室内设计(平面、天花图、立面图设计) | 
   
    |   学时 |   30 | 
   
    |   教学要求 | 1、能够按照室内设计的程序,进行居住建筑室内设计,适应将来这一行业的就业需求。 2、掌握居住建筑室内设计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培养一个合格的室内设计师。 3、培养学生的空间设计能力,树立环保、节能意识,提倡绿色环境。 | 
   
    |   相关知识 (实践、理论) |   1、居住建筑室内设计平面、天花图、立面图设计、绘制。 2、居住建筑室内空间设计的基本原理。居住建筑装饰材料设计与应用, | 
   
    |   操作训练 |   任务1:(计算应用训练)居住建筑室内设计平面图设计。(180M2) 任务2:(计算应用训练)居住建筑室内设计天花图设计。 任务3:(计算应用训练)居住建筑室内设计立面图设计。 | 
   
    |   考核评价 |   考核评价以设计方案考核与理论知识点相结合,重点以方案设计能力考核为主,包括: 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规范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 
   
    |   拓展知识 |   对不同功能空间的居住建筑室内设计的方法、基本原理和材料进行了解与应用。 | 
  
 
  
 项目三
 
  
   
    |   目标名称 |   宾馆大堂空间设计 | 
   
    | 学时 | 40 | 
   
    |   教学要求 | 1、掌握宾馆大堂空间设计的基本方法 2、完成合理、科学的设计方案 3、合理使用装饰材料 4、训练学生的设计思维,提高设计意识   | 
   
    | 相关知识 (实践、理论) |   1、宾馆大堂室内设计平面、天花图、立面图设计、绘制。 2、宾馆建筑室内空间设计的基本原理。宾馆建筑装饰材料设计与应用等。 | 
   
    |   操作训练 |   任务1:(计算应用训练)宾馆大堂室内设计平面图设计。(500M2) 任务2:(计算应用训练)宾馆大堂室内设计天花图设计。 任务3:(计算应用训练)宾馆大堂室内设计立面图设计。 | 
   
    |   考核评价 |   考核评价以设计方案考核与理论知识点相结合,重点以方案设计能力考核为主,包括: 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规范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 
   
    |   拓展知识 |   对不同功能空间的宾馆建筑室内设计的方法、基本原理和材料进行了解与应用。 | 
  
 
  
 项目四
 
  
   
    |   目标名称 |   宾馆客房空间设计 | 
   
    |   学时 |   24 | 
   
    |   教学要求 | 1、掌握宾馆客房空间设计的基本方法 2、完成合理、科学的设计方案 3、合理使用装饰材料 4、训练学生的设计思维,提高设计意识 | 
   
    | 相关知识 (实践、理论) | 1、标准客房室内设计平面、天花图、立面图设计、绘制。 2、室内空间设计的基本原理。宾馆建筑装饰材料设计与应用等。 | 
   
    | 操作训练 | 任务1:(计算应用训练)宾馆客房室内设计平面图设计。 任务2:(计算应用训练)宾馆客房室内设计天花图设计。 任务3:(计算应用训练)宾馆客房室内设计立面图设计。 | 
   
    | 考核评价 | 考核评价以设计方案考核与理论知识点相结合,重点以方案设计能力考核为主,包括: 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规范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 
   
    |   拓展知识 |   对不同功能空间的室内设计的方法、基本原理和材料进行了解与应用。 | 
  
 
  
  
 项目五
 
  
   
    | 目标名称 | 餐厅空间设计 | 
   
    | 学时 | 30 | 
   
    |   教学要求 | 1、掌握厅空间设计的基本方法 2、完成合理、科学的设计方案 3、合理使用装饰材料 4、训练学生的设计思维,提高设计意识 | 
   
    |   相关知识 (实践、理论) |   1、餐厅空间室内设计平面、天花图、立面图设计、绘制。 2、室内空间设计的基本原理。宾馆建筑装饰材料设计与应用等。 | 
   
    |   操作训练 | 任务1:(计算应用训练)餐厅室内设计平面图设计。(600M2) 任务2:(计算应用训练)餐厅室内设计天花图设计。 任务3:(计算应用训练)餐厅室内设计立面图设计。 | 
   
    | 考核评价 | 考核评价以设计方案考核与理论知识点相结合,重点以方案设计能力考核为主,包括: 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规范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 
   
    | 拓展知识 | 对不同功能空间的室内设计的方法、基本原理和材料进行了解与应用。 | 
  
 
 四、实施建议
  
 (一) 教学建议
 1、教学应采取项目教学法,以工作任务为出发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要注重创设教育情景,采取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要充分利用挂图.投影.多媒体等教学手段。
 2、教师应按照项目的学习目标编制项目任务书。项目任务书应明确教师讲授(或演示)的内容;明确学习者预习的要求;提出该项目整体安排以及各模块训练的时间、内容等。对教学形式如分组进行和小组讨论也应做出明确规定。
 3、教师应以学生这为主体设计教学结构,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习者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习者学习信心与成就感。
 4、教师应指导学习者完整地完成项目,并将有关知识、技能与职业道德和情感态度有机结合。
 (二) 考核方式和评价方法建议                                                                                   
 教学评价应采取阶段评价和目标评价相结合,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学生作品的评价与
 知识点考核相结合。
 (三) 教材编写建议
 教材编写要体现项目课程的特色与设计思想,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实用性,典型产品的选取要科学,体现地区产业特点,具有可操作性。其呈现方式要图文并茂,文字表述要规范.正确.科学。教师依据企业的要求和项目教学的任务安排和组织教学活动。
 (四)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要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开发相关学习辅导用书.教师指导用书.网络资源及实训基地的建设等,模拟公司的运作方式,由教师当领头人;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与社会建立直接交流的平台。
 (五)实验实训设备配置建议
 按照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岗位技能培养的要求,分别建设以广告装潢设计实训室、室内设计实训室、装饰材料与结构实训室、计算设计实训室等为重点的多功能综合模拟实训室。
  
 五、其它说明
 (一)本课程标准适用于高职装潢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可根据学生和企业的具体需求灵活调整课时安排和内容。
 (二)《展销环境与室内设计工程》课程为综合课程,本课程参考学时为144课时,各院校可以根据专业具体情况调整。另外,项目就是展销环境与室内设计大型综合实训,建议有条件的院校都应该安排此项目的教学,也可任选两个任务模块中之一,在1-2周的大型综合实训课内完成。若能结合本行业、企业项目进行安排,则更好。
  
  
  
  
  
  
 (本课程标准撰写人:徐州经贸高等职业学校 李栋)
  
  
  
  
  
  
  
  
 工学结合教学上课方案
 
  
  
  
 
  
 
  
  
  
  
 
 
  
  
 
  
  
 (三)资源建设
 近三年内工作室开发了《室内软装设计》、《风水设计》、《营销策划》、《陶艺制作》等5门课程,形成适应艺术设计兴职业岗位的校本课程;吸收课题研究、技术研发、技能大赛等创新成果,李栋老师主编了由东南大学出版的《室内装饰与材料应用》、《家具设计与应用》等室内设计方向的6本技能教材,闵凡思老师编写了《汉陶动物》、《汉狗》等3本教材。工作室成员自主创新平面设计和室内设计方向的教学资源、教科研成果,杨春芳、张亚2位老师建设了包含课件、微课以及图例的平面教学资源库;李栋、王立科、王建梅等老师建设了包含课件、微课、材料以及项目的室内设计教学资源库;闵凡思老师建设了包含设计实物、教学案例的陶艺教学资源库,人均达1个/年。
 (四)团队发展
 开展“青蓝工程”,杨春芳、李栋、王立科、闵凡思、张亚等工作室成员均结对指导1-2名青年教师,签订培养协议书,在课堂教学、教科研、专业技能等方面给予指导,主要指导了王建梅、夏慧慧、丁静静、马倩倩、周雯、张旭等老师,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王建梅:2017年取得了硕士学位,在徐州市课堂教学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发表论文2篇,辅导学生参加省市级技能大赛,获得省市级奖励10余次,参与参与徐州城置花园、新城嘉园、泉山森林海别墅装修设计等多个项目设计制作。
 夏慧慧:2017年取得了硕士学位,2015年在江苏省两课评比中获得了研究课,省市级刊物发表论文5篇,通过了讲师职称的评审,成为了我系专业骨干教师。
 丁静静:丁静静老师的设计作品《月韵茶餐厅》参加“长江杯室内设计大赛”获得金奖,《“适宜技术”与中国中小城市建筑发展》、《以低碳概念为导向的零售空间设计前景探索》发表于国家核心期刊《生态经济》,多篇论文发表于省级核心期刊,去年还通过了建筑工程方向的工程师职称评审,为我校展示艺术设计专业带头人。
 其他还有马倩倩、周雯、周琳等青年教师2017年取得了硕士学位;2016年马倩倩、周雯老师通过了中级职称的评审;2018年张亚老师在徐州市课堂教学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成为我校工艺美术专业的专业负责人;杨春芳、李栋、王立科注重对青年教师技能的培养,指导张旭完成了很多设计项目,指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获得省市级奖项。 
 外聘教师张旭、王菊富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在学校室内设计专业方向的课程建设、专业建设、教科研、教学实践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校企联合开发课程5个,带领学生设计的众多项目被采用,培养的学生目前有15个成为设计的中坚力量;闵凡思老师擅长陶艺制作,在我校开设陶艺制作选修课和第二课堂活动,通过传、帮、带,使陶艺技艺技能得到传承,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受到广泛好评。同时闵凡思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对汉代文化有深入的研究,也为我们工作室下一步联合徐州博物馆和马庄香包工作室进行文化创意研究储备人才。
 (五)社会服务
 本工作室成员近三年面向社会、企业和其他院校进行了8次教育教学指导活动;完成了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的平面设计、室内设计以及景观设计等15项设计项目;校企联合积极开展对外培训,年培训人数达300多人次;每年承担徐州市艺术类教师组和高职组技能大赛,负责制订《徐州市职业学校技能大赛艺术类(教师组、高职组)竞赛指南》,布置比赛的环境和场地。
 工作室成员设计案例
 
 
  
  
 
 
 
 
 
  
 
 
  
 
  
 
 
 
  
 
  
  
  
 工作室对外培训资料
 杨春芳艺术设计工作室对外培训
  
 在整合学校与企业资源、实施信息共享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校理论知识、课程研发与企业专业技能、实战经验的双方优势,构建与时代同步、对应社会需求的实训平台。工作室不仅对学生起到实战训练作用,还面向社会提供培训服务。
 
 教室一角
 培训平台拥有自己独特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借鉴了国内上百家装饰公司设计案例的宝贵经验,并结合知名业界设计公司的人才需求标准进行科学编排,使之更方便学员学习和更符合市场需求;在教学方式上培训平台采用3+1教学模式,且注重学习与实践结合,使学员真正全面、系统地掌握所学内容。
 
 图为201685期学员在上CAD课
 
 图为2017150期室内效果图设计班学员上课情景
 
 图为王菊老师在为学员讲解室内效果图表现
  
 
 图为学员之间学习交流场景
 
 图为2016103期软装设计班学员在上家居配饰课
  
 
 图为2017121期学员在认真做课堂笔记
  
 附: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实训平台学生2017年3-11月部分统计表
  
 
  
   
    | 工作室培训学生统计表 | 
   
    | 录入时间 | 日期 | 姓名 | 性别 | 课程 | 
   
    | 2017.3 | 3.1 | 阮陶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3 | 3.5 | 张洋铭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3 | 3.5 | 李欣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3 | 3.5 | 王宇 | 男 | 平面设计综合班 | 
   
    | 2017.3 | 3.5 | 高寒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3 | 3.5 | 谢云汉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3 | 3.5 | 赵洋洋 | 女 | 平面设计综合班 | 
   
    | 2017.3 | 3.5 | 王茵茵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3 | 3.8 | 肖仲毅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3 | 3.9 | 叶桥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3 | 3,9 | 祝春燕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3 | 3.12 | 王静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3 | 3.12 | 曾汤台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3 | 3.15 | 耿缓缓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3 | 3.15 | 叶金丹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3 | 3.15 | 张乐乐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3 | 3.18 | 郭帅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3 | 3.19 | 石莉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3 | 3.19 | 李娟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3 | 3.19 | 张敏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3 | 3.19 | 朱慧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3 | 3.19 | 刘畅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3 | 3.19 | 邹钰雯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3 | 3.19 | 金晓阳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3 | 3.20  | 英卡尔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3 | 3.20  | 沈雪娜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3 | 3.22  | 张一伟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3 | 3.22  | 彭东升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3 | 3.23  | 王杰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3 | 3.23  | 陈曼莎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3 | 3.23  | 苏婉婷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工作室培训学生统计表 | 
   
    | 录入时间 | 日期 | 姓名 | 性别 | 课程 | 
   
    | 2017.4 | 4.5 | 陈建宇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4 | 4.5 | 何真真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4 | 4.5 | 贺伟 | 男 | 商宅风水 | 
   
    | 2017.4 | 4.5 | 苗彤 | 女 | 平面设计综合班 | 
   
    | 2017.4 | 4.5 | 吴家彬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4 | 4.9 | 周梅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4 | 4.9 | 潘帅君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4 | 4.9 | 陈雨晴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4 | 4.11 | 王婉慧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4 | 4.11 | 邱响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4 | 4.11 | 王旭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4 | 4.12 | 赵康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4 | 4.13 | 张鹏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4 | 4.15 | 王斌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4 | 4.15 | 马立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4 | 4.15 | 许会会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4 | 4.15 | 张云兵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4 | 4.15 | 冯舒婷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4 | 4.16 | 沈蜜蜜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4 | 4.17 | 殷月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4 | 4.20  | 王天国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4 | 4.20  | 于净然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4 | 4.20  | 末清扬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4 | 4.21  | 李孟陆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4 | 4.21  | 熊恩义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4 | 4.22  | 周颖川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4 | 4.25  | 王欣琪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4 | 4.25  | 吴慧茹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4 | 4.25  | 张宁清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4 | 4.25  | 高斌玲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4 | 4.26  | 姬晨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4 | 4.26  | 王冉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4 | 4.28  | 葛亚兰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4 | 4.28  | 张彩芳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工作室培训学生统计表 | 
   
    | 录入时间 | 日期 | 姓名 | 性别 | 课程 | 
   
    | 2017.5 | 5.7 | 杜尚庆 | 男 | 平面设计综合班 | 
   
    | 2017.5 | 5.7 | 马意晨 | 女 | 平面设计综合班 | 
   
    | 2017.5 | 5.7 | 袁洋洋 | 女 | 平面设计综合班 | 
   
    | 2017.5 | 5.9 | 孙悦 | 女 | 平面设计综合班 | 
   
    | 2017.5 | 5.9 | 孙啸 | 男 | 21天软装课程 | 
   
    | 2017.5 | 5.10 | 王祥 | 男 | 21天软装课程 | 
   
    | 2017.5 | 5.10 | 沈琳 | 女 | 平面设计综合班 | 
   
    | 2017.5 | 5.10 | 邓小娜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 | 
   
    | 2017.5 | 5.10 | 孙瑞静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 | 
   
    | 2017.5 | 5.10 | 谭锐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 | 
   
    | 2017.5 | 5.10 | 左雅婷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 | 
   
    | 2017.5 | 5.10 | 余汀涛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 | 
   
    | 2017.5 | 5.13 | 常静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 | 
   
    | 2017.5 | 5.14 | 姜俊杰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 | 
   
    | 2017.5 | 5.14 | 周亚婷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 | 
   
    | 2017.5 | 5.14 | 王国利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 | 
   
    | 2017.5 | 5.16 | 唐可政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 | 
   
    | 2017.5 | 5.17 | 吴相伟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 | 
   
    | 2017.5 | 5.18 | 陈家旭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 | 
   
    | 2017.5 | 5.19 | 车同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 | 
   
    | 2017.5 | 5.20 | 孟先海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 | 
   
    | 2017.5 | 5.20 | 欧连华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 | 
   
    | 2017.5 | 5.21 | 董亚轩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 | 
   
    | 2017.5 | 5.21 | 孙超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 | 
   
    | 工作室培训学生统计表 |   | 
   
    | 录入时间 | 日期 | 姓名 | 性别 | 课程 |   | 
   
    | 2017.6 | 6.15 | 刘永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 2017.6 | 6.18 | 安宁宁 | 男 | 平面设计综合班 |   | 
   
    | 2017.6 | 6.2 | 李纯荣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 2017.6 | 6.2 | 饶伟光 | 男 | 7七软装课程 |   | 
   
    | 2017.6 | 6.21 | 侯灿灿 | 男 | 平面设计综合班 |   | 
   
    | 2017.6 | 6.22 | 王传毅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 2017.6 | 6.26 | 李香 | 男 | 平面设计综合班 |   | 
   
    | 2017.6 | 6.26 | 邱响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 2017.6.6 | 6.5 | 徐笑笑 | 女 | 7七软装课程 |   | 
   
    | 2017.6.6 | 6.5 | 张艳玲 | 女 | 7天软装课程 |   | 
   
    | 2017.6.6 | 6.7 | 魏家旭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 2017.6.6 | 6.7 | 吴承骏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 2017.6.6 | 6.7 | 郭帅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 2017.6.6 | 6.7 | 金晓阳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 2017.6.6 | 6.12 | 曹璐璐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 2017.6.6 | 6.12 | 王晨斌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 2017.6.6 | 6.15 | 李家祥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 2017.6.6 | 6.16 | 陆康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 2017.6.6 | 6.16 | 李敏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 2017.6.6 | 6.17 | 李天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 2017.6.6 | 6.19 | 马满意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 2017.6.6 | 6.19 | 彭东升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 2017.6.6 | 6.19 | 齐梦晨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 2017.6.6 | 6.19 | 孙超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 2017.6.6 | 6.21 | 孙慧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 2017.6.6 | 6.21 | 司坦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 2017.6.6 | 6.22 | 沈宇岚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 2017.6.6 | 6.23 | 史赟阳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 2017.6.6 | 6.24 | 吴邦伟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 2017.6.6 | 6.25 | 王法远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 2017.6.6 | 6.25 | 王静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 2017.6.6 | 6.25 | 王露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 2017.6.6 | 6.25 | 王诗雨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 2017.6.6 | 6.26 | 吴玉欢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  |  |  |  |  |  |  | 
  
 
  
  
  
 
  
   
    | 工作室培训学生统计表 | 
   
    | 录入时间 | 日期 | 姓名 | 性别 | 课程 | 
   
    | 2017.7 | 7.4 | 牛作龙 | 男 | 平面设计综合班 | 
   
    | 2017.7 | 7.4 | 梁化聪 | 男 | 平面设计综合班 | 
   
    | 2017.7 | 7.7 | 朱禹存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7 | 7.7 | 朱建军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7 | 7.7 | 巩思成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7 | 7.7 | 张纯 | 女 | 平面设计综合班 | 
   
    | 2017.7 | 7.8 | 王砚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7 | 7.8 | 刘璐蝶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7 | 7.8 | 钟巧玲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7 | 7.1 | 徐磊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7 | 7.1 | 李广路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7 | 7.1 | 刘博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7 | 7.1 | 张广博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7 | 7.1 | 刘璐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7 | 7.15 | 石青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7 | 7.16 | 崔青青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7 | 7.2 | 刘倩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7 | 7.21 | 罗胜男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7 | 7.21 | 尹心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7 | 7.21 | 赵凯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7 | 7.21 | 郭宋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7 | 7.24 | 蒋春燕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7 | 7.24 | 冯海燕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7 | 7.24 | 王存轩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7 | 7.24 | 顾硕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7 | 7.26 | 朱德永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7 | 7.26 | 干权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7 | 7.26 | 汪芳芳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7 | 7.26 | 武亮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工作室培训学生统计表 | 
   
    | 录入时间 | 日期 | 姓名 | 性别 | 课程 | 
   
    | 2017.8.6 | 8.1 | 巩思成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8.6 | 8.1 | 张纯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8.6 | 8.2 | 罗胜男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8.6 | 8.2 | 许恩惠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8.7 | 8.2 | 李大专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8.7 | 8.5 | 崔祥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8.7 | 8.5 | 尚修旭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8.7 | 8.5 | 聂宇帆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8.7 | 8.5 | 王丹丹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8.7 | 8.5 | 张威威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8.7 | 8.8 | 徐海燕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8.7 | 8.5 | 胡俊森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8.7 | 8.5 | 吴俊娴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8.7 | 8.5 | 刘阳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8.7 | 8.5 | 陈传宝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8.7 | 8.5 | 刘萍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8.7 | 8.5 | 王洁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8.7 | 8.5 | 徐前进 | 女 | 平面设计综合班 | 
   
    | 2017.8.7 | 8.5 | 刘源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8.7 | 8.6 | 曾文琼 | 女 | 平面设计综合班 | 
   
    | 2017.8.9 | 8.5 | 张静 | 女 | 平面设计综合班 | 
   
    | 2017.8.9 | 8.5 | 杨雨涵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8.9 | 8.5 | 张维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8.11 | 8.11 | 王爽爽 | 女 | 平面设计综合班 | 
   
    | 2017.8.12 | 7.20. | 姜振乾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8.19 | 8.18 | 霍强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8.24 | 8.21 | 乔晓雷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8.24 | 8.21 | 陈灿 | 女 | 平面设计综合班 | 
   
    | 2017.8.24 | 8.23 | 陈桂杰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8.28 | 8.28 | 胡然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8.29 | 8.29 | 张海燕 | 女 | 平面设计综合班 | 
   
    | 2017.8.29 | 8.29 | 张娜 | 女 | 平面设计综合班 | 
   
    | 2017.8.31 | 8.31 | 葛红振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工作室培训学生统计表 | 
   
    | 录入时间 | 日期 | 姓名 | 性别 | 课程 | 
   
    | 2017.9 | 9.3 | 英卡尔 | 女 | 平面设计综合班 | 
   
    | 2017.9 | 9.3 | 张博文 | 女 | 平面设计综合班 | 
   
    | 2017.9 | 9.5 | 朱慧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9 | 9.5 | 周远超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9 | 9.9 | 周雨谦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9 | 9.11 | 张一伟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9 | 9.16 | 朱秀红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9 | 9.18 | 范欣欣 | 女 | 平面设计综合班 | 
   
    | 2017.9 | 9.19 | 段雨萌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9 | 9.19 | 施微微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9 | 9.19 | 耿宇轩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9 | 9.19 | 中晋升花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9 | 9.20  | 何长校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9 | 9.20  | 石小清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9 | 9.20  | 张福明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9 | 9.20  | 陈然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9 | 9.21  | 陈健泓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9 | 9.21  | 成勇瑞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9 | 9.21  | 蔡志豪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9 | 9.23  | 杜红梅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9 | 9.23 | 朱子月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9 | 9.25 | 姬晨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9 | 9.25 | 陈鹏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8.9 | 9.25 | 杨黎明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9.9 | 9.25 | 郭鑫鸽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20.9 | 9.25 | 蒋晶露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21.9 | 9.27 | 盛云云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22.9 | 9.27 | 吴晓溪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23.9 | 9.28 | 朱欢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24.9 | 9.28 | 杜婷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工作室培训学生统计表 | 
   
    | 录入时间 | 日期 | 姓名 | 性别 | 课程 | 
   
    | 2017.10  | 10.13 | 秦艳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10  | 10.13 | 王银菊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10  | 10.17 | 孙守其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10  | 10.17 | 周陆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10  | 10.17 | 张丰驿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10  | 10.17 | 袁守康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10  | 10.19 | 李威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10  | 10.19 | 冯海涛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10  | 10.19 | 马奇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10  | 10.21 | 朱升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10  | 10.21 | 董成瑶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10  | 10.21 | 郭丽丽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10  | 10.23 | 赵桐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10  | 10.23 | 王佳文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10  | 10.23 | 尚可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10  | 10.23 | 王楠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10  | 10.24 | 王嘉庆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10  | 10.24 | 王可乐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10  | 10.24 | 王爱芹 | 女 | 平面设计综合班 | 
   
    | 2017.10  | 10.24 | 沙永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10  | 10.26 | 王格格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10  | 10.26 | 秦敬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10  | 10.26 | 朱育红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10  | 10.26 | 朱雅雯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10  | 10.26 | 郭景亮 | 男 | 平面设计综合班 | 
   
    | 2017.10  | 10.26 | 吕奎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10  | 10.27 | 张婷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10  | 10.27 | 顾珊珊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10  | 10.27 | 杜文娟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10  | 10.27 | 王婉慧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工作室培训学生统计表 | 
   
    | 录入时间 | 日期 | 姓名 | 性别 | 课程 | 
   
    | 2017.11  | 11.2 | 崔念超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11  | 11.2 | 张海鹏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11  | 11.2 | 鹿佳彤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11  | 11.2 | 杜文君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11  | 11.5 | 张洋洋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11  | 11.5 | 张均政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11  | 11.5 | 许治勇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11  | 11.5 | 刘潇娴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11  | 11.5 | 腾雪梅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11  | 11.7 | 王梦娇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11  | 11.7 | 杨玉鑫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11  | 11.7 | 徐琪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11  | 11.7 | 江梦欣 | 女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11  | 11.7 | 胡瀚文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11  | 11.7 | 邹啸天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11  | 11.7 | 王思贤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11  | 11.7 | 吴庭睿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11  | 11.13 | 王浩宇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11  | 11.13 | 姚孟奇 | 男 | 平面设计综合班 | 
   
    | 2017.11  | 11.13 | 王明智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11  | 11.13 | 王允斌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11  | 11.13 | 杨爽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11  | 11.13 | 邵岩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11  | 11.20 | 王婧彭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11  | 11.13 | 董奇 | 男 | 平面设计综合班 | 
   
    | 2017.11  | 11.13 | 许耀轩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11  | 11.13 | 刘治江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 2017.11  | 11.13 | 孙宇宸 | 男 | 室内设计综合班 | 
  
 
  
 工作室承办技能大赛情况
 
 
 
  
 五、保障机制
 为了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效能,学校将名师工作室列入学校发展规划,在人员的配备,场地的安排,设备图书的采购以及信息化办公等方面提供有力的保障。每年订阅15种专业期刊,每年购置100多本专业书籍。学校将进一步加大名师工作室专项建设资金投入,每年在学校一般性经费预算和决算中,划出5万元专项用于丁春明名师工作室的建设,添置部分设施和图书资料,并实行专款专用。另外学校预算外资金中划出10万元项目专项经费,结合《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的课题,用于名师工作室产学研开发、课题研究、专业和课程建设、专业技能教材开发、教学资源研发、专项培训等。
  
 杨春芳艺术设计工作室场景
 
 
  
 六、特色创新
 特色和创新:杨春芳艺术设计工作室建设是为做好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而成立的,本工作室自建立起,就紧紧围绕设计行业的发展趋势调整专业方向,与徐州景明设计公司合作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创新了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率先推行 “5C”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5R”实践课程教学体系,形成了“共组订单班级、共商培养方案、共定课程体系、共培师资队伍、共建学习环境、共施教学过程、共评学生质量、共担教学成本、共享发展成果”的育人机制。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专业首批为江苏省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在2017江苏省职业学校
 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年度总结会上我校作为学校代表作总结汇报,得到省专家的好评,给其他兄弟院校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借鉴范例。工作室所倡导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在2018年度“徐州市创新奖”获得项目立项,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较大影响,有推广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