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探讨交流 -> 正文

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案例选编

发布日期:2018-06-19  来源:   点击量:

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案例选编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

 

 

1推进体制与机制创新 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辽宁省教育厅

2.对接产业 工学结合 努力建设高质量有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湖南省教育厅  

3.科学规划,突出特色,为西部大开发培养适用人才(甘肃省教育厅

4.创新体制机制,合作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5. 坚持开放创新,增强服务能力 为装备制造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紧缺人才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6.第一汽车服务(FAW)模式的校企合作制度建设(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7.实施董事会制度 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

8.集约共享,协同发展,建设常州模式的高职教育园区(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9.全球化背景下校企深度融合的探索与实践(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

10.制度创新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前提——以生产性实训校区建设为例(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11.产学一体,集团发展(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12.从订单培养到合作发展(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13.民营经济环境下高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14.校企合作的三个追问——一所高职发展的否定之否定(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15.双主体培养之路,育工厂化农业人才(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

16.推进多样化订单培养 实现校企共同育人(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17.造峰填谷,守正出奇,小学校能做大文章——学院乳品类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

18.“与船同行、融学于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理念的实践与创新---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案例(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19.破解创业遗传代码——高职学生创业意识与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

20.建立教官制——创新行业统筹人力资源共享的人事管理制度(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

21.深化校内管理改革 推进校企互动双赢(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22.构建可视受控、持续改进的数字校园——CRP系统在高等职业院校中的应用与探索(广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推进体制与机制创新 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辽宁省教育厅

 

作为全国十个试点省市之一,我省自1997年举办高等职业教育以来,特别是近几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着力推进体制与机制创新,全面推动了我省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目前,全省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院校共有83所,其中独立设置高职院校45所、本科举办高等职业教育30所,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25.93万人。开设专业点1774 个,覆盖19个专业大类,69个专业类,适应了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的需要。国家示范性和示范性建设院校4所,省级示范性建设院校12所。省级教学名师30名,省级专业带头人90名,省级教学团队120个,省级品牌专业250个,省级精品课436门,省级精品教材115 部,中央财政支持高职公共实训基地42个,省级财政支持职业教育基地133个。全省高职院校的整体水平显著提高,办学特色凸显。

现就我省高等职业教育体制与机制改革方面总结如下:

一、改革职称评聘办法,建立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征的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与评价体系

一是实施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单独评聘办法。从2003年开始,省教育厅会同省人事厅制定了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及任职条件,实施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单独系列评聘。高等职业院校与普通高等学校教师不是知识含量和理论水平的差别,而是知识结构、研究领域和方向的不同,对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学术水平的任职要求,不局限于理论水平,更强调职业教育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等方面水平;在业务能力的任职要求中,技术应用能力是对高职院校教师最基本的专业素养要求,突出教师的生产实践经验、技术应用和服务能力要求。由于实施了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单独系列评聘,保证了高职院校职称评聘工作的健康导向作用,促进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二是建立教师评价、聘用的导向机制。省教育厅在评选名师、专业带头人和教学团队中将教师行业企业经历、承担行业企业横向课题、技术研发与技术服务、发明技术专利以及行业企业影响力纳入评审指标中,推动了各院校在教师聘任、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的培养与选拔等方面的工作,提高了教师的整体素质。

二、改革管理体制,探索多元化办学模式

为了适应辽宁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于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高职院校通过订单培养,与工业园区共建,校企合作办学等形式,探索多元化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一是合作育人模式与机制改革。省教育厅要求每个学校至少有一个专业和企业合作办学,探索和建立校企合作育人的教学模式与机制。如: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通过订单培养等方式,探索和建立了双学籍制、双导师制、双学分制和企业主修课制等教学管理制度。

二是与园区共建。根据辽宁县域经济发展,各高职院校与本区域的工业园区共建,实现区校一体、校企融合。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与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园区实行共建,实行理事会管理体制,理事会由政府、园区管委会、学校、企业共同组成,实现学校与园区联动发展。

三是一校两制管理体制。积极探索公办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体制改革。省教育厅鼓励支持学校与企业合作,组建二级学院,探索一校两制的管理体制。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与辽宁曙光汽车集团合作创办了股份制的黄海汽车学院(二级学院),汽车学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

三、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对接辽宁产业集群

一是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布局,适应辽宁产业结构的升级。我省采取优先支持发展农、林、地、矿、油等重点领域紧缺专业,重点支持发展制造类、电子信息类等面向二产的专业,积极支持和发展为二产服务的现代服务业领域的三产专业的方针,通过专业设置审批、专业整理、发布人才供需及就业信息等政策引导,使我省农林牧渔、水利、资源开发与测绘、环境气象与安全四大类专业,生化药品、材料与能源、土建、制造、交通运输、电子信息六大类专业,轻纺食品、财经、医药、旅游、公共事业、文化教育、艺术设计传媒、法律八大类专业布点数与招生比例由原来的0.8:4.2:5.0达到了1:5:4,适应了辽宁的产业结构。

二是搭建高职院校与地方产业集群对接平台。按照省政府关于辽宁高校要与地方产业集群对接的要求,服务于辽宁地方经济发展,省教育厅制定我省高职院校与地方产业集群对接方案,并与辽宁12个市的16个大型产业集群对接与合作,学校、地方和企业签订了正式对接合作协议书,学校与地方政府以及产业集群主要企业达到了合作共识。各高职院校在技术开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师资培养等方面与各产业集群所涉及的企业进行合作,实现合作双赢。

三是建设特色专业(群),服务于产业集群。我省实施特色专业(群)建设工程,服务于辽宁产业集群的发展。全省各高职院校结合自身的实际和服务面向的产业领域,在综合分析学校已有的基础、特色、优势的基础上,走自身特色发展之路;要突出重点、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办具有学校自身优势,符合产业集群发展的特色专业,形成以特色(品牌)为主干,相应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到2012年,在省级示范专业和品牌专业建设的基础上,重点支持建设300个左右特色专业(群),基本覆盖辽宁16大产业集群,为辽宁产业集群做大做强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持。

四、改革招生考试制度,校企合作培养紧缺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一是开展面向紧缺人才单招试点。为加快培养辽宁老工业基地急需的紧缺人才,我省从2004年开始,选择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辽宁地质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5所学校进行校企合作单独招生试点工作,招生专业为冶金工程技术、材料工程技术、工程地质勘探、油气开采技术、钻井技术、林业技术、园林技术、园艺技术、畜牧兽医等专业,采用文化基础+技能的考试方式,在省招考办组织下由学校单独组织考试,招生对象为行业企业在职人员,学制23年,毕业颁发普通高职高专文凭。目前,已为冶金、石油、农林等领域培养紧缺高技能人才2000余人,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和好评。

二是实施春季招生改革试点工作。为了服务于沈阳地区装备制造业和信息产业的发展,扩大高职学生的来源与渠道,在沈阳职业技术学院、辽宁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两所学校进行春季招生的试点工作。招生专业主要为数控技术、软件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电气自动化技术、物流管理等18个专业,招生对象为往届高中毕业生、中职生和在职人员,考试内容为文化基础+专业技能,此项工作正在两所学校试点进行。


对接产业 工学结合 努力建设高质量有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

湖南省教育厅

 

近些年来,在教育部和湖南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我们科学分析湖南产业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新趋势,客观分析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新形势,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高职教育发展方向和办学定位,坚持对接产业(行业),工学结合,提升质量,推动职业教育深度融入产业链,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方针,切实加强省级统筹,着力完善保障机制,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工作。

一、推进三个统筹,科学构建湖南高等职业教育体系

1、统筹学校设置,构建与湖南产业发展相适应的高等职业教育格局。一是科学规划。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优化产业结构,迫切需要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近些年,我省将高职教育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强省建设总体规划,一方面坚持以发展高职教育为主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另一方面,坚持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办学定位,推动了高职教育跨越式发展。2009年,我省高职高专院校招生18万人,占高等教育招生总数的55.3%,在校生50.1万人,占高等教育在校生的一半。二是科学设置。近些年,我省以对接地方产业、服务区域经济为原则,科学规划高职院校学校布局。目前,全省有高职(高专)院校72所,基本形成了主要行业和每个市州举办一所以上高职学院的布局。与此同时,我们结合湖南优势产业、支柱产业、特色产业、新兴产业、基础产业以及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重点加强了为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提供人才支持,以及长株潭城市群产业园区经济发展服务的高职院校群建设。三是打造高职院校骨干体系。十一五期间,我省立项建设省级示范性高职学院22所,其中5所进入全国示范性高职学院建设行列,初步形成了湖南高职教育骨干体系。

2、统筹专业布点,形成科学的专业结构。针对部分市州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趋同、特色不明显的实际,近年我省切实加强了高职专业设置统筹力度。一是加强引导。从2004年开始,我省积极引导高职院校根据市场需求与自身办学定位,明确重点建设的专业大类,要求每所高职院校重点建设的专业大类原则上不超过两个,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原则上只在重点建设专业大类中产生。二是加强专业备案管理。近几年,我们对新设置院校所设专业、其他院校新设专业的数量、条件提出了明确要求,规定专业设置必须有明确的就业岗位指向,逐步淘汰就业岗位指向模糊、就业率低的专业,切实防止了学校专业盲目横向扩张。三是加强特色专业和品牌专业建设。引导高职院校依托重点专业大类建设,形成专业集群,在此基础上,逐步打造特色和品牌。目前,已初步形成了轨道交通、装备制造、飞机维修、殡葬管理、保险、环保、物流等省内外知名专业。

3、统筹资源配置,推动校企深度合作和资源共享。首先,着力推进集团化办学。2008年以来,我们以湖南区域优势产业为依托,以具备条件的高职院校为龙头,以产业领域内的规模企业、职业院校、科研院所为主体,以项目合作和专业群建设为纽带,以互利共赢和自愿合作为原则,努力建设产学研共生发展的校企深度协作机制。目前,全省已成立17个职教集团,共有1153家单位加盟,其中667家规模企业、326所职业院校,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员工培训、共同研发等一批合作项目正次第展开,校企深度合作、互利共赢、共生发展的局面开始显现。其次,推动优质资源共享。一方面,在推动校企合作中,强调学校和企业资源共享。另一方面,以重点项目为引领,推动高职院校资源整合。十一五期间,我省构建了包括省级示范性高职学院、重点实习实训基地、专业教师认证培训基地、精品专业、精品课程、专业带头人等在内的高等职业教育重点项目体系,明确要求重点建设项目资源必须十分注重资源统筹和整合,优质资源必须在区域内共享共用。

二、健全三项制度,构建高职教育持续发展保障机制

第一,建立健全经费投入保障机制。一是全面落实国家经费口子。在国家项目建设中,我省积极落实了配套建设资金。省级重点建设项目,规定地方政府和主办者配套投入不得低于50%。各地政府和学校主办者必须确保公办学校教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与此同时,明确规定高职院校收取的学费必须全部用于教育教学,各地各部门不得收取调节基金,不得冲抵财政拨款,不得截留或挪作他用。二是大力增加高职院校发展经费。在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相关文件中,明确提出各级政府按辖区人口设立的人均1元的职教专项经费、城市教育费附加的30%等,必须有一定比例用于高职教育发展。三是即将颁发高职院校生均拨款标准。近两年来,我们积极推动有关部门对高职院校生均拨款标准进行了深入调研和论证,将于近期出台。按现行标准测算,高职院校的办学经费将有较大幅度增长。

第二,建立健全教师队伍建设机制。一是颁布了教师编制标准。2009年初,省编办、省教育厅、省财政厅联合颁发了《湖南省高等学校机构编制标准(试行)》。这个标准突出了高职教育特点,明确了按学生数核定教师编制,按编制数拨付教师工资的管理办法,还明确了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引进和兼职教师聘用办法。二是改革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办法。一方面,为体现高职院校教师的特殊性,近几年我省将高职高专与本科院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分开评审。另一方面,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修订了高等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量化评审细则,突出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实践能力与应用技术研究推广能力。三是建立了专业教师培训制度。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到生产一线实践,与此同时,鼓励、支持在职教师参加国内外进修培训。近三年,我省高职院校教师参加国内外培训的达3100人次。

第三,建立健全校企合作机制。一是明确了企业在发展职业教育中的责任。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规模以上企业要为职业院校的教师、学生提供专业对口的技术性实习实训岗位和条件,每年接受职业院校教师、学生实习实训人数不少于企业技术岗位在岗人数的10%,要与职业院校共同组织好学生实习实训。二是引导高校主动适应行业、产业的发展要求,主动与企业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开展应用技术研究和项目开发。近几年,校企深度合作已成为我省高职院校的普遍选择。三是正加紧制定《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实施办法》,省委、省政府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省经信厅、教育厅等部门正在加紧调研论证,有望年内出台。

三、完善三个体系,推动高职教育高质量有特色发展

1、完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近些年,我们明确要求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必须与产业、行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对接,专业设置与产业链的岗位群对接,教学模式与企业的岗位要求对接。目前,校企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共同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共同配置教学资源、共同实施教学过程已成为我省高职院校和相关企业的普遍选择。据统计,我省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比例达到80%订单式培养规模不断扩大,近五年全省高职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

2、全面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2007年以来,我们按照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成长规律,积极探索模块式教学,明确要求以学生职业生涯的实际需求确定培养目标,以工作任务和工作项目为线索确定课程结构,以职业能力的形成为依据制定课程标准,以典型产品(服务)为载体设计教学内容,充分体现与行业企业用人标准、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相衔接,充分体现教、学、做合一的原则。近三年,我厅每年举办高职模块式课程教学观摩活动,推动了院校学科体系解构和行动体系重构,涌现了一批课程改革的典型,如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积极探索工作任务、工作项目导向课程等,都取得了可喜进展。

3、完善质量评价监控体系。一是全面认真开展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按照教育部的统一部署,我们认真组织了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第一轮评估。并结合湖南实际,研究制定了《湖南省高等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实施细则》,于2009年启动了新方案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二是建立了专业水平分级评价制度。在对新设专业进行备案评审的基础上,我省于2009年建立了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水平分级评价制度,首批对全省高职院校制造大类、财经大类办学五年以上的专业进行了全面评估,并向社会公布结果。这一制度将在高职院校所有专业全面推开。三是建立了高职院校学生专业技能评价体系。从2008年开始,我省每年举行高职院校学生技能竞赛,引导高职院校加强技能教学。与此同时,建立了学生技能抽查制度。拟从今年秋季开始,开展对全省高职院校学生技能抽查,抽查结果向社会公布,作为评价学校教学质量和学校专业建设水平的重要依据之一。


科学规划,突出特色,为西部大开发培养适用人才

甘肃省教育厅

 

1999年到2009年是我省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10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高职教育已经成为我省高等教育的重要阵地,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培养了一大批高技能人才。目前,全省共设置普通高等学校34所,其中高职高专院校20所,占全省普通高校总数的59%。全省普通高校在校生总数为36.15万人,其中高职高专在校生达到14.24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39%。全省普通高校专任教师为19629人,其中高职高专院校专任教师已达5871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9%。同时,我省高职院校在质量工程建设中,已建设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精品课程91门;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2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40项;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省级教学名师6名;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15个。

特别是从2006年以来,按照教育部16号文件精神,结合甘肃省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我们进一步引导学校在规模扩展和内涵提升有机统一的基础上推进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目前,我省高职教育呈现出以下七个方面的特点:院校布局由省会城市向地州市扩展;专业结构由热衷热门专业向适应我省产业结构转变;办学模式由学校独立办学向校企资源共享的模式转变;师资队伍建设由强调学科型教师向重视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转变;教学内容由注重理论教学和学科体系向注重实践和就业能力转变;课程体系由相对稳定的学科课程向灵活适用的模块化课程转变;教学方式由依赖课堂教学的注入式向注重社会实践和实习实训转变。

一、科学规划,优化全省院校及专业结构布局

1一体两翼的院校地域布局

从地区布局上看,按照甘肃省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至十一五末,甘肃省高等教育总体上形成了一体两翼的格局,沿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形成了三个高等教育区:以省会兰州为中心的省城高等教育区、以张掖市为中心的河西高等教育区、以天水市为中心的陇东南高等教育区。这三个高等教育区的形成,改变了过去我省高校主要集中在兰州的局面,高等学校地区分布不均衡地发展状况得到了很大改善。从河西走廊到陇南山区,全省14个地州市,除金昌、白银、临夏外,已有11个地州市设立了高等学校,这其中绝大部分是高职高专院校。

从高职教育的类型上看,除传统的师范、医学教育外,设立了包括石油化工、资源环境、钢铁、交通、冶金、地质、农业、林业、警察、建筑、交通、外语等具有鲜明行业特点的职业学院,基本上涵盖了我省的支柱产业。还增设了服务区域经济、具有社区学院性质的地区性、多科性高等职业学院。     

2、服务地方经济的专业结构布局

专业是高职院校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点,在专业布局和建设工作中,我们坚持服务地方经济,以市场为导向,科学规划,突出特色的原则。强调各院校间专业错位设置,避免雷同,重视强化各校传统品牌专业,围绕品牌专业设置新专业,构建结构合理的专业群。主要措施如下:

1)按照甘肃省委省政府工业强省战略部署,积极发展相关专业。甘肃省地域辽阔,矿产资源、太阳能和风能等资源丰富。目前,甘肃省正在实施10个上百亿元的工程项目,这些重大战略性工程总投资约2500亿元,涉及公路、铁路、电力、矿产开采与加工、石油化工、天然气、太阳能、风能、生态环保、中藏药等工程建设。与上述产业联系十分紧密的高职专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对于这些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我们从政策上给予了多方面的扶持,近5年来在校生人数年增长保持在10%左右。

2)适应新农村建设,重视农业技术类、畜牧兽医类、医药卫生类等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近年来,我们高度重视已经冷落多年的农业技术类、畜牧兽医类、医药卫生类专业,适度扩大这些专业的招生规模,在校生人数的增长速度保持在5%—10%之间。

3)控制教育过度专业的招生规模。经调查研究,甘肃省高职教育中,计算机类、财政金融类、教育类、城镇规划与管理类等13个专业过度扩张,规模较大,导致毕业生就业困难,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学校的发展。对于这些专业,我们严格控制布设新点,停招部分办学条件差的专业,招生规模实现负增长。

4)将大部分专业的服务空间扩展到全国。甘肃省还处于从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过渡的阶段,对高职毕业生的吸纳能力有限。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对生产一线的高级技术工人需求量较大,在这一背景下,我们鼓励甘肃省高职高专院校面向全国,将服务空间扩展到全国,这样,既解决了学生就业问题,又解决了自身发展问题。

二、明确办学定位,引导各院校走特色发展之路

1、明确学校总体定位

高职院校只有明确办学定位,走特色办学之路,才能在竞争激烈的教育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高职院校的特色定位,从本质上讲是差异性定位,目的是通过差异化发展确立自己的独有特色优势。

从服务面向来看,我省高等职业院校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背靠行业、企业的院校,这些学校都是定位在行业背景下,为行业服务、为行业培养人才。如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等12所院校,各校主体服务行业分别为石化、林业、煤炭、气象、地质、农业、警察、建筑、交通、畜牧、钢铁等。第二类是类似社区性质的多科性院校,这些院校主要设置在人口密集、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州市,包括兰州职业技术学院、酒泉职业技术学院、武威职业学院等3所院校。还有一类是面向乡村中小学、乡镇卫生院的师范、医学类院校,如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张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等5所院校。

2、引导学校特色发展

近年来,全省高职高专院校以市场为导向,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紧密结合市场需求,依托行业、企业优势,逐步走上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特色办学之路。如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根据职业岗位的特点,将培养的人才细化为技术应用型、技能应用型和职业应用型三种,提高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凝练提出了错位设置、非均衡发展、星级管理、专业群建设的专业建设理念,形成了以煤炭、气象为主体的专业特色,依托仿真矿井开展学训一体的仿真教学特色;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形成了模块菜单、循环实训校站合作、项目代训做学结合、双线推进等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特色等。

三、强化校企合作,突破制约发展的瓶颈

过去10年来,我省高职教育规模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规模扩张的同时,我省高职院校的教学资源短缺成为制约教学质量提高的瓶颈。在这一状态下,校企合作办学无论是从高职教育的本质还是解决资源短缺问题,都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各校在开展校企合作办学的过程中,针对各自学校的具体情况,探索了多种形式的合作模式。如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和靖远煤业集团、甘肃煤田地质局、甘肃建新集团等企业、行业合作开展冠名订单班人才培养;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以服务为基础,采用培训前移,培养延伸的方式主动进入企业的终身教育体系;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依托甘肃实施林业六大工程等重大项目,积极建立校企紧密合作机制,共同开发工学结合课程;兰州职业技术学院采取学校出设备、企业出场地的方式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等。

各校在校企合作过程中,通过校企共定教学方案,校企共选订单学生,校企共享教学资源与生产设备,校企共管教学过程,校企共监教学质量,建设以教学合作、管理参与、文化融入、就业订单为主要内涵的融入式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既保证了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又较好地解决了学校教学资源短缺制约学校发展的有关问题。如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脱节的问题、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的问题、实训设施不足的问题等都得到了较好的解决。

四、推进培养模式创新,多途径强化质量保障

1、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以就业为目标,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着力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是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我省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等国家级和省级示范院校坚持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将国家职业标准或行业、企业标准引入课程内容,参照职业岗位工作过程,设计课程排序,突出技能培养。在教学设计上形成了以岗位能力培养为宗旨的五步骤设计方式,即:分解岗位能力确立专业核心能力构建能力课程模块形成课程体系安排教学进度。在课程模式上根据不同情况,灵活采取多种形式的工学结合:一是建立讲、学、练相结合,教师学生互动的情境授课模式;二是学习场地的多元化——校内基地和校外基地;三是推广应用任务教学法;四是利用项目承接锻炼学生应用能力。通过精心设计教学,采用多样化的课程模式,打造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促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2、多途径强化质量保障

为了促进学校改善办学条件,突出办出特色,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们采取多种方式不断完善教育行政部门对高等职业院校的宏观管理,初步形成了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为引导、社会参与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一是通过实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包括精品课程建设、优秀教学成果遴选、教学名师评选、实验实训条件建设、特色专业及教学团队培育等项目),促使我省各高职高专院校进一步明确在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发展方向和改革目标。

二是通过对所有高职院校进行首届毕业生教育教学质量考核验收和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引导学校把工作重心放到内涵建设上来,促进学校形成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机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是引导学校构建开放式、多评价主体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对人才培养涉及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监控。如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按照ISO9000标准构建的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依据“pdca”原理构建的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起到了有效的作用。

总之,十年来,我省高职教育发展是有序的,人才培养的适应性是比较好的,分工是比较明确的。放大到从全国来看,通过这几年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也为整个高等教育增添了活力和新鲜血液,创造了一种不同于以往高等教育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下一步整个高等教育的改革提供了非常好的可借鉴的经验,受到了全国人民的热烈拥护。


创新体制机制,合作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自办学以来,通过创新办学体制和人才培养机制,政校企共谋、共建、共赢,校企合作不断深化,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成为区域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高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也为公办高职院校如何创新办学体制和机制提供了下一种可资借鉴的经验。

一、创新董事会管理体制,构建人才培养保障机制

学院成立不到一年,宁波市人民政府就下发文件,批准成立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董事会,政府通过董事会实行对学校的有效管理。董事会由开发区管委会、宁波市教育局、宁波市总工会、部分著名企业和学院代表等共同组成,宁波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为董事长单位,宁波市教育局为副董事长单位。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董事长由市政府任命,院长由市政府提名、董事会聘任。

根据章程,董事会的主要职责是负责筹措学院发展所需的建设资金;决定学院发展规划及重大建设项目;聘任学院院长;对学院进行宏观管理。

章程对董事单位在人才培养中的职责作了明确规定:宁波市经济技术开发和教育局共同负责筹措学院的建设资金;开发区还要承担推荐合作办学企业,招商引资时推介学校等责任;市总工会负责指导学院开展职工培训工作;企业董事主要参与制定系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方案,落实学生项岗实习岗位,提供奖学金,接纳优秀毕业生就业等。

1.建立多元筹资体制,确保学校建设资金足额到位

董事会管理体制,使学校建设资金实行了多元投资,确保了学院办学经费,为学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董事会成立以来,教育局与开发区按1:1比例,共投入2亿多元资金用于学院建设,学院自筹资金1.5亿元,企业投入1500万元。20072008年,宁波市政府配套投入6000万元用于学院的国家示范建设。政府引入宁波帮资金1000万,建成顾国华体育中心。学院新图书馆建设将由开发区出资1.5亿,市政府出资1亿元共同建设。

2.与企业共建专业、共育人才,提高专业建设水平

企业董事积极参与系或专业建设工作,有的企业董事担任系管理委员会主作,如亚洲最大的注塑机生产企业海天集团张静章董事长担任海天学院的管理委员会主任;有的担任系主任,如敏实集团副总经理俞岳平担任机械系系主任,负责机械系的专业建设工作。各企业董事还积极参与专业建设工作,如华丰集团参与建筑专业、敏实集团参与模具专业、龙星物流有限公司参与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海天集团投资1000多万在校内建设了海天大楼,投入600多万元机床设备,20多位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

董事会管理体制明确了政府、企业、学校在办学和人才培养中的职责,政府成为学校办学的积极推进者,企业成为合作办学的积极参与者,学校则是合作办学的积极实践者,构建了政府、企业、学校三方联动,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长效机制。

二.政校共建数字科技园产学研基地,提高校企合作水平

2008年,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西校区为载体,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宁波信息产业局、中科院华建集团和学院四方共同合作,成立了宁波开发区数字科技园。学院提供用房,并搭建如影视动漫技术服务平台、数据中心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组建物业服务公司,为园区企业提供商务中心、餐饮、员工公寓、文化体育等服务。

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数字科技园提供产业政策支持,专门成立领导小组,负责和指导园区建设;给达到要求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和奖励,如园区企业经过认定为国家、省市级服务外包基地的,宁波市财政给予200万、150万、100万奖励,并给予税收优惠;对动漫企业凡著作权属本市企业的原创动画片,在中央台首播的,一次性给予每分钟2000元奖励,在宁波市和省级电视台首播的,给予每分钟500元和1000元奖励等。

为了使园区企业与学院的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开发区数字科技园出台政策鼓励园区企业积极参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要求入驻园区企业必须为学院学生的实习实训及教学等提供便利与合作,并且规定如果入驻企业在产学合作、人才培养等方面符合一定条件、作出较大贡献的,可以享受较大的税收优惠。如:企业技术骨干担任专业带头人、兼职教师,为专业教师挂职提供岗位和技术指导的;积极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成效明显的;积极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岗位,进行实训和毕业设计指导的;每年给毕业生提供2-3个就业岗位;对学生创业进行扶持指导,效果明显的,都可享受较大同幅度的税收优惠。此外,园区还规定重点高校的研究机构、企业研发部门、学校所属研究机构等入驻园区,可享受优惠政策。

在政府政策引导下,北仑区人力资源开发基地也落户数字科技园。人才开发基地通过推进人才载体建设、每周进行人才交流,为企业引才等措施,提升了北仑区企业的人才质量。

目前数字科技园已引进132家企业,高校和企业的研发机构4个。数字科技园成为集人才培养、产业培育、研究开发于一体的产学研基地。

.创新校企合作制度,提高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制定《〈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实施细则》、设立产学研合作贡献奖、设立校企合作专项经费等机制创新,提高了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

1制订和落实《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实施细则。宁波市政府制定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于20093月正式实施。为此,学院制定了《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实施<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细则》,进一步规定了学院各部门、各系(分院)在与校企合作中应承担的义务与责任,同时也规定了企业的义务和享有的权利,

2.设立校企合作专项经费。2009年起,学院专门设立校企合作专项经费,主要用于专业与企业合作建设校外实训基地、从企业聘请兼职教师和专业带头人、校企合作进行课程开发和实训项目开发等项目。要求设立专项资金的有关专业必须与企业协商确定建设项目并签订合作协议,根据合作项目确定经费预算,学院按照签订的协议,将专项资金汇入合作企业的账户,项目所发生的费用均由企业财务部门支出、支付或报销。

3.设立产学研合作贡献奖。2006年起学院设立了产学合作奖励基金,北仑区政府向基金投入100万元,各二级学院和职能处室每年为基金筹资,目前基金总额已达到300多元。基金用于奖励在校企合作中做出重要贡献的企业家和学校教师,至今已奖励61 位企业人员和学院教师。产学合作基金的发放,提高了企业家的荣誉感,推动了学院产学合作的发展。


坚持开放创新,增强服务能力

为装备制造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紧缺人才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地处四川德阳,是国家在50年前与中国二重、东方汽轮机、东方电机等重装企业一起布点建设的学校,多年来,学校与装备制造业唇齿相依。目前,学校占地1200亩,在校学生12000余人,教师799人,教学仪器设备总值7757万元,开设有48个专业,拥有数控、焊接等一批国家、省级精品专业。50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5万余名建设人才,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特别是装备制造业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学校先后荣获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等。

四川是工业大省,是三线企业的聚集地。德阳是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也是亚洲重装产业集中度最高的新型城市。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德阳重装产业结构正在进行重大调整。例如:东方电气传统的低效小型火电逐步淘汰,基本形成了核电、风电、大型水电、燃气轮机、光伏发电等五电并举的新格局,德阳重装的产品结构调整率已达到80%以上。2009年德阳被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正式命名为清洁技术与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国际示范城市

作为首批国家示范性高职学院,学校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模式创新,为装备制造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产业结构调整到哪里,学校的办学就跟进到哪里;重装企业需要什么样的高技能人才,学校就提供什么样的人才支撑。

一、创新体制,整合资源,搭建服务装备制造业的公共平台

重装产业具有产业链长、技术密集、工艺复杂、协作配套紧密等特点,对技能人才的工艺实施能力、实践技能要求高,仅靠学校一方难以实现。为此,省市领导、重装企业和学校形成共识,必须通过体制创新,突破条块分割两张皮体制障碍,整合各方资源,把学校搭建成共建共享的开放平台,才能适应重装产业对高技能人才的特殊要求。

2006年,四川省政府批准,我校由省经委和德阳市实行省市共建。通过与二重、东汽、东电等重装企业共建校中厂、厂中校实训基地,引进企业设备5500万元,建立了600余人的企业兼职教师人才库;德阳市与学校共建国家机电职教综合实训基地、公共图书馆,优惠提供发展用地等,直接和间接投入达两亿多元;四川省在学校设立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中心,配套了技改专项资金,增加了人员编制和生均拨款;教育部、财政部在国家示范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等项目中给予了专项支持。通过三年国家示范院校建设,学校共获得教育部财政部、省、市各种投入3亿多元。

省市共建、资源整合、多方投入、社会共享的办学体制,共建共享的开放平台,建立了学校直接服务重装基地的畅通渠道,实现了学校与行业和地方紧密结合,形成了共同促进重装产业结构调整的办学合力。

二、创新机制,主动服务,与装备制造企业结成战略伙伴

近年来,省市都将学校纳入装备制造业产业发展规划,行业企业和学校共同组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教学和科研团队等,形成了良性互动的组织框架。通过政府主导,实现学校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对接;行业引领,实现人才培养方案与岗位职业要求对接;企业参与,实现教学内容更新与企业技术进步对接。通过三个对接,建立起了快速反应、同步跟进、动态调整的主动服务重装产业的创新机制。

例如,在人才培养上,07年,中国二重研制世界最大的8万吨大型模锻压机,学校和中国二重及时开设了模锻专业,今年该专业毕业生将成为大型模锻压机试运行的首批操作者。09年,东汽产品结构调整,急需焊接高技能人才,我们马上调整教学内容,校企联合培养。今年3月,71名学生全部进入核电、风电生产的重要岗位。

在企业员工培训上,近三年,学校与企业开发了28个培训项目,培训企业员工8000余人。其中,核电培训被省委纳入了天府英才计划。06年起,连续五年举办贫困家庭子女免费培训班,培养800余人,满足了企业对普工的迫切需求,实现了培养一个,脱贫一家的惠民目标。

在技术服务上,为400余家中小企业提供工艺技术服务,提高重装协作企业的配套能力,与东汽联合组建工具研究所,完成了叶片叶根铣刀等12项技术攻关项目,获国家专利8项,为专业刀具国产化作出了贡献。

“5.12”地震后,学校紧急组建的师生技术服务突击队,为东汽抢修出50多台套大中型设备。我们还把东汽从废墟中抢救出来的设备和学校实训设备整合,震后14天,损失最严重的东汽叶片就在学校恢复了生产。

三、创新模式,工学结合,确保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由于装备制造产业具有产业链长、技术密集、工艺复杂等特点,企业生产一线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但要有过硬的实践技能,还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再学习能力。为此,从2002年起,学校与中国二重、东汽等联合,开展制造类高职人才培养的新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通过校中厂,把企业引入校园、产品引入实训、工程师引入课堂;通过厂中校,教师进入车间、学生进入工段、教学进入现场。通过三引、三进和顶岗实习,将工学结合落到了实处。

按照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规格和岗位职业要求,在课程体系上按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两条主线,系统设计,相互融通,对学生实施全面培养,推行双证书制度,实现与就业岗位的对接,学生就业以后,学校还与企业一起实施延伸培训,提升毕业生的持续发展能力。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毕业生质量持续提高,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8%以上,很好地满足了重装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例如,东汽叶片分厂大型设备的主操手80%都是学校近几年的毕业生;东电在研制500巨无霸三峡转轮时,组建的40焊接技术攻关队中,包括队长在内的29人都是学校近几年的毕业生。学校还先后荣获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

今后,学校将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贯彻落实《规划纲要》,坚持高职定位不动摇,坚持开放创新不动摇,在国家教育部、财政部、省市政府的领导下,在行业和企业支持下,通过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模式创新,规划建设好设在学校的重装产学研园区等一批项目,拓展公共平台,不断提升人才培养、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为装备制造业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一汽车服务(FAW)模式的校企合作制度建设

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是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和长春地方政府共建的学校。学校在国家首批示范院校建设过程中,主动服务汽车产业发展需求,与企业在人才培育方面形成了在功能、流程、资源、机制和方法等方面全方位融合的办学和育人体系。在实践中,学校的体系服务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一、以制度建设引领校企融合办学模式的深层运作

(一)校企深度合作 资源共享

校企合作重在企业参与,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总经理亲自签发文件明确规定一汽有多大,学生的实训基地就有多大。对于工读交替、顶岗实习的学生,由学校和企业兼职教师在实习车间共同完成实习期间的职业技能培养。

(二)规范管理文件 运行保障

1.学校制定《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校企合作委员会章程》,规定学校与企业的责任与权利。企业将最先进的汽车产品做为教学仪器赠予学校,与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一汽轿车股份公司、一汽-大众汽车公司、天津一汽丰田汽车公司、一汽青岛汽车厂、一汽大连发动机厂等194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为学生实习实训提供了广阔的校外实训基地。

2.制定《职业能力导向的专业设置和课程开发方法》,规定必须由学校和企业专家共同进行专业及课程开发。及时根据一汽集团和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态势,依循汽车产业价值链设置和调整专业。学校目前设置了覆盖汽车研发试制、汽车零部件生产、整车制造、汽车服务的汽车类相关专业。

二、以制度建设保证多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行

(一)根据企业员工职业生涯发展模式,制定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

按照企业搭建的员工管理通道技能通道两个发展平台,学校毕业生入职后职业身份亦工亦干。如按管理通道发展,企业通过预备基层管理者培训,未来向班长、预备工长、工长以及专项管理人员、车间副主任的方向发展;如果按技术通道发展,毕业生从现场操作者开始,未来向多技能工、优秀技术人才、高级专家的方向发展。学校根据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通道,制定对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订单培养模式管理办法》,依据该办法开发了以TQPT-TEP为代表的12个订单培养项目,为企业订单培养、输送高质量人才。

(二)创新“DLDoing by Learning的顶岗实习学生学习模式

学校本着以人为本,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指导思想,创造了DLDoing by Learning)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出适应企业人才培养需要的顶岗实习学生继续学习的有效途径,即:利用业余时间组织顶岗实习的学生回学校继续学习,或将课堂办到车间。DL学习模式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进行柔性设计,灵活处理。即在同一学期中,同时设计两个以上的复合教学模块。即正常教学计划与DL教学计划的复合叠加。使工学结合的教学计划与企业生产需求变化相适应,为将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三、以制度建设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一)制定《专兼职教师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

在服务经济的大气、成功施教的大师和具备职业素养的大才的校园文化建设氛围中,学校确立 聘任约束机制薪酬激励机制目标考核机制素质培养机制”“用户评价机制效果承诺机制。倡导教师努力做到四个一,即:结交一个以上的现场工程技术人员为朋友;把握一套现场最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流程;熟知一项生产现场现代化管理方法;提出一个结合企业实际教育教学的改进方案。四个一技能提升法,有效地提高了教师融入企业的积极性,不断促进教师主动跟踪前沿理论,努力提升自身职业技能。

(二)规定兼职教师选拔、聘用、管理、评价和培训的具体要求

学校聘请企业王洪军、李凯军等兼职教师400余人,将企业最先进的前沿理论带到课堂和技能训练场。根据《专兼职教师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制定严格的教师选聘办法,规范管理,深度开展以学评教,以学促教活动,注重青年教师的梯次培养,以老带新、以优带带新的教师培养活动取得良好效果。学校先后选派100余名优秀教师,赴国外及港、澳、台地区学习先进经验,从而促进教师不断更新职业教育理念。

四、以制度建设规范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

(一)规范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

制定《校外实习基地管理办法》,规范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管理,规定企业指导教师将核心技术工艺,车间班组管理技术等企业生产管理要素融入实内容,让学生获得真实的职场感悟。

成立校、系两级顶岗实习协调委员会,在教务处中设立了企业实习管理科,协调解决学生在生产车间、班组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配合指导管理教师和专业开发教师与生产车间的沟通与合作。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顶岗实习管理办法》、《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顶岗实习质量考评办法》和《实习学生请假及离岗管理流程》等管理文件,为工学结合规范有序地进行提供了制度保障。

实习管理教师根据企业生产节拍,24小时现场值班,学生和企业人员随时可以联系到值班教师。

学校与企业共同构建顶岗实习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对实习学生在实习态度、工作质量、岗位技能、遵章守纪、现场管理、出勤情况、安全意识、学习页、实习总结、特殊贡献等十个方面进行考核。其中,企业评价占80%,学校评价占20%,实现了学生实习成绩评定的客观性。这一考核评价不仅为企业在实习学生中择优招聘员工奠定了基础,更重要的在于激励了学生注重学习效果,全身心投入顶岗实习的积极性。

(二)规范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

制定《校内实习基地建设管理办法》,校内实习基地按照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改革的需要建设。企业援助建设了汽车装调、现场总线等实训室并提供了大量的实训设备。

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通过职业化复制、开放式教学、班组化管理,培养出的学生深受企业的欢迎。在现场八工位汽车整车装调线上组织实训,将学生每5-6人分成一个班组,轮流从事装调工、班组长、安全员、质检员、设备员等工作,体验企业生产流程,尝试优化设计,实现做中学,做中教

通过学生与企业员工要求一体化、车间与教室一体化、技能培养与现场管理能力培养一体化、行为习惯与职业素养养成一体化、职业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一体化等五个一体化,全方位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构筑了教师与学生新工艺新技术的学习平台。


实施董事会制度 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199712月,是一所为外资企业培养技术员工的新型高职院。办学12年来,学院秉承国际职教理念,本土创新实践,区域成果分享的办学思路,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创业创新之路,形成股份制办学、校企合作、国际化三大办学特色。毕业生80%成为外企生产线上的班组长和技术员,2007年成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这些办学成绩,得益于学院实施以外企为主体的董事会制度,构建了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初步形成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

一、组建以外企为主体的董事会

1.董事会构成

学院在成立之初,即借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办学模式,成立了董事会。现有27个董事单位,企业18家,占67%。其中,德国博世、芬兰诺基亚、荷兰飞利浦、美国AMD、韩国三星等6个国家的跨国行业巨头,占董事企业的77%,形成了以外企为主体的董事会阵容。

2.董事会职责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章程》明确规定,董事会行使下列七项职权:(1)负责公开招聘院长、副院长;(2)审议学院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3)审议学院的基本管理制度;(4)审议学院的年度工作报告;(5)审议董事提交的议案;(6)执行股东会决议。董事会被赋予了真实的权利,与关注学院发展的责任统一起来。

3.董事会议

董事会议每年固定在12月的第一个周六下午召开,由董事长主持。议程主要有:(1)听取院长年度工作总结、下年度工作计划、财务预决算报告;(2)审议院长工作报告;(3)发表意见和建议;(4)董事长讲话。董事建议经董事长审核后,列入学院年度工作计划,在第二年的董事会议上反馈执行情况,接受董事评议。董事企业的需要通过董事会议直接传导到教学系统内部,这就从制度上解决了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

4.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

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既确立了董事会作为举办者的领导地位,也确立了院长管理者的法律地位。院长作为学院的法人代表, 执行董事会决定并全面负责学校的人事、教学、财务及其他工作。在学院内部,由院长、副院长和主要系部主任组成的院务会议,负责学院日常行政工作。同时,接受教职工代表大会的监督。形成董事会决策、院务会议执行、工会委员会监督的制衡机制。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不但为校企合作打造了良好的制度平台,也为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积累了经验。

二、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18家董事企业的带领下,510家企业成为学院校外实习基地,2000家左右企业成为学院就业伙伴,深度参与人才培养的各环节:

1.参与专业开发与招生计划调整。除新专业开发需经董事会议决外,学院每年春季开学都要对企业进行大规模走访,围绕专业调整和招生计划征求企业意见。

2.参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各专业系部都成立了以企业人事经理和生产经理为主的教学指导委员会,请企业提出岗位技能要求,梳理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调整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改进人才培养方案。

3.参与实践教学与顶岗实习。在专业实践教学层面,来自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在学院兼课,成为学院的企业教授,在顶岗实习和毕业项目设计指导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4.参与教学质量评估与监测。企业积极跟踪实习生、毕业生的业绩表现,配合学院进行企业满意度调查,进行教学反馈,从而使人才培养流程得到持续改进。

围绕专业建设,企业在以下四个重点领域,与学院深度合作,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1.师资队伍建设:通过接收教师在企业进修、选派教师去国外总部培训、工程师-讲师交流计划,组建了由230名资深工程师、部门经理为核心的企业兼职教师队伍,提升教师的双化(工程化、国际化)素质。

2.实训条件建设:通过设备捐赠、联合共建、设备换培训、硬件资源共享等方式,校企共建、共享85间实训室,赠送价值超过2000多万元的生产级设备。

3.课程内容改革:通过直接嵌入企业培训模块、联合开发职业资格标准、导入国际行业标准、联合开发教材等方式,把国际行业标准和规范有效地植入教学内容,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对接。

4.校园文化建设:利用开学典礼颁发企业奖学金、外企总经理论坛、企业冠名教室的环境布置,以及频繁的校企体育文化交流,把不同类型的外企文化导入校园,形成良好的职场氛围,达到校企合作育人的目的。

通过与学院在人才、设备、培训、管理资源的融合共享,企业全程参与学院人才培养,初步形成了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

三、学院对企业开展全方位的服务

我院明确以企业的需要,我们的目标作为办学理念,把亲商化作具体的行动,全方位服务企业,实现校企携手,互利共赢!

1.为企业提供优秀的技术员工。学院每年为企业输送3200名左右的学历教育毕业生,1000名左右的短期技能培训生。尤其在2009年经济复苏的技工荒时,学院主动组织辽宁、甘肃等地学生,根据企业的要求加以培训,大大降低了企业的招聘和培训成本。

2.为企业提供优质的培训课程。为企业在岗员工培训开发了近100门培训项目,年培训49009人日,为企业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和场地资源。学院与三星公司的设备换培训模式,被三星公司总部评为当年全球最成功的校企合作范例。

3.为企业提供优惠的技术支持。作为学院教学工厂的依维特科技公司、伟智科技公司等企业,与国家示范建设重点专业如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合作,在非标模具设计、自动化生产线改造方面为园区外企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服务,年销售收入超过1200万元。

4.为企业提供保姆式的服务。学院的服务不仅体现在人才、课程和技术的支持,还根据企业的不同需求,校企联合组建羽毛球俱乐部、网球俱乐部和桥牌俱乐部、博士联谊会等社团组织,定期开展活动,增强了企业员工的凝聚力,扩大了校企交流的渠道。此外,学院还利用本地人脉优势,为外企提供诸如租房买房、孩子入学等生活难题,深受企业的信赖和好评。这种保姆式的服务,使外企有任何需要,第一个想到的是学校!

通过实践,我们深刻认识到,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建立,必须以互惠双赢作为逻辑起点,以董事会制度为体制平台,以完整的政策体系作为保障,以持续的创新实践作为推手,才能实现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常态运行,最终形成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


集约共享,协同发展,建设常州模式的高职教育园区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常州高等职业教育园区是江苏省教育厅与常州市人民政府共同建设的高职教育基地和实验区,内有五所高职院校入驻。园区占地面积5,500亩,建筑面积205万平方米,在校高职学生6万余名,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8%以上。园区校际间没有围墙,在基础设施、图文信息、师资、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充分实现内外开放、资源共享,走出了一条资源共享,集约高效,合作共赢的创新之路。常州高职园区是江苏省示范性高职教育园区建设单位,其中的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其余四所院校是省级示范院校建设单位。

一、政府主导,搭建平台

1.成立机构,统筹园区管理

常州市政府在园区设立管委会,统一领导现代工业中心、培训管理中心、科技园管理中心等机构,并配以公务员及事业编制。成立由园区领导、各院校领导和企业法人组成的董事会,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了高职教育园区教育资源共享委员会,设立教学、培训、学生管理和后勤服务等协作组。

2.政府统筹,搭建公共平台

公共实训平台。政府投资1亿元,五所院校投入1.5亿元,共同建设了由14个实训基地组成的设备先进、规模较大的现代工业中心,每年接受实训学生5万多人次。

公共信息平台。政府和院校共同投资300多万元,由常州信息学院牵头,建设了园区共享数字资源中心,现有20TB容量的图文信息系统和300余万册图书资源的共享信息平台,实现一馆资料,全区共享。

公共服务平台。该平台由现代设计与制造中心、培训管理中心、职业技能与鉴定中心、人才交流中心、后勤服务中心、科技孵化中心、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和技术创新联盟等组成,成为园区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形载体。其中现代设计与制造中心由政府和企业合作建成,投资8,000万元;技术创新联盟是与120余家企业、科研院所合作建成。

科技创新平台。常州市政府积极联系中科院院所、国内著名高校和国家高科技企业在常州高职园区设立研发中心,成立了常州大学科技园,并被科技部、教育部认定为常州市国家大学科技园。作为园区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创新人才培养的平台。

二、创新机制,合作共赢

1.政校企联动机制

政府主导。政府在常州高职园区建设中发挥了主导作用,派出专门机构统筹园区建设与管理;采取土地置换、政策优惠、财政支持等办法,给予扶持资金25亿元;政府出台校企合作、企业入园优惠政策,并在项目审报、项目配套等方面给予支持,吸引企业入园并明确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义务、责任和权益,在制度层面保证了校企合作的长效开展。

学校主体。以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的五所院校在园区管委会的领导下,抓住高职园区建设的发展机遇,积极改善办学条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发挥各自的专业、技术、人才优势,积极参与园区的建设和发展。

企业参与。园区的政策优势、人才与技术优势和一流的环境,吸引了企业的参与。目前,已有264家科研院所、高科技企业和高校的研发中心和总部落户园区,入驻科技人员6,778人。

2.产学研合作机制

园区管委会及园区高职院校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途径,与企业合作共建校内实训、技术研发中心120余个,共建常州高职教育园区印度NIIT学院常州高职教育园区天合光能新能源学院。通过合作共建,院校与企业之间形成了一种需求驱动、利益共享的新型伙伴关系。

依托常州国家大学科技园,各院校相继成立科技分园,积极开展四技服务。近年来,累计为1,600余家企业提供技术咨询与服务,举办技术对接活动近500次,社会培训近12万人次,承担科技开发项目900余项。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还建成了官助民营、市场化运作的校内信息产业园,已被常州市政府认定为常州市信息科技产业园,并列入江苏省的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规划,作为常武地区两化融合核心区建设。市、区两级政府出台了支持信息产业园发展的相关政策,并给予每年3,000万元的专项资金扶持。

产学研合作,还促进了学校、企业人力资源质量的共同提升。学校的专业教师到企业兼职,企业的技术人员到学校兼职,形成了两栖人才的培养机制。

3.资源开放共享机制

园区教育资源面向社会开放,由现代工业中心统一协调管理。各学院的实训计划也由中心统一编排与调度。实训指导教师持证上岗,由工业中心组织专门培训与考核,通过考核的教师可获得《现代工业中心实训教师聘用证书》,并纳入中心师资库,供各院校聘用。

4.考核与激励机制

高职园区管委会每年为园区高职院校设立4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教改课题立项、技能大赛奖励、优秀学生和优秀教师奖励、组织各级大赛等。专门设立了办学成果奖,每年对园区内5所高职院校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励。

三、共育人才,协同发展

1.协同建设,制订园区统一人才培养标准

成立了由园区各院校专业骨干和企业专家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合理规划高职教育园区的专业结构布局。重点建设了先进装备制造、信息技术、新材料和现代服务业等四大专业群,选择15个与长三角地区尤其是常州地区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重点专业,共同开发具有就业导向性、发展动态性及实施层次性的园区核心课程教学标准。共同制订和推行园区高职毕业生质量标准。

2.多方合力,营造共同育人环境

跨校选课,学分互认。由常州信息学院牵头成立了高职教育实验区教学协作组,出台公共选课资源共享实施计划、学分互认计划、学生职业技能培训考级资源共享计划等方案,允许学生跨校选课,每年互开课程40多门次,惠及3,000多名学生,形成了5所院校共同培养一名学生的跨校合作人才培养新机制。

师资互聘,兼职共享。从园区企业和高校分别遴选了500名企业专家、500名专业教师,建立了有1,000名专兼教师组成的共享师资库,实行校际间的师资互聘。

督导互派,质量共管。园区教育培训处牵头,组建了50人的教学督导队伍,统一组织跨校听课和项目评审,从而确保各校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共组团队,开发课程。由园区管委会协调组建由院校、企业相关人员组成课程开发团队,统一开发实训模块,技能考核标准及配套教材,实现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与实际岗位能力的紧密对接。

常州高职教育园区的建设,破解了教学管理体制、资源共享协调等难题,营造了跨校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优良育人环境,促进了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稳步发展,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和地方特点的高职教育园区教学资源建设和园区管理的常州模式。

全球化背景下校企深度融合的探索与实践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

 

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我国沿海开发区、高新产业园区兴起一大批承接国际分工的企业。地处园区的高职院校,如何借助这些企业的力量,推动教育的转型、升级,建立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成为校企合作的难点。经过多年的实践,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探索了办园中校,建校中园,实现全球化背景下校企深度融合的新模式,可供借鉴。

一、办园中校”——形成了三融合办学模式

我院处于全球化缩影之地——广州开发区科学城内,坐拥40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和100多家世界500强跨国企业。这些企业的全球化研发、现代化生产和国际化物流以及本土化营销体系,引领着珠三角产业的转型与升级。

为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学院建立了开发区企业参与校董事会和各专业管理委员会的有效机制,将由学校主导的办学模式向由行业和标杆企业引领的方向转变。紧盯园区产业结构来调整专业,着力培养园区企业急需的高技术、高技能人才,形成了三融合特色:

学校定位实现区位融合”——专业设置、人才标准、培养方案和毕业生就业等融入园区产业链,使之符合国际化企业标准。形成了电子通讯、软件开发、现代制造、医药健康、商贸与管理、创意与设计、外语外贸七大专业群。历届毕业生在开发区企业就业率近25%。

培养模式实现校企融合”——与标杆企业合办分院2所、合办专业18个。企业全程参与培养方案、教学安排、实训教学、顶岗实习和就业招聘,真正做到校企深度融合。企业在校内建设实训基地24间,引进资源达3500多万元,与企业合作研发项目5项。

教学过程实现工学融合”——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标准,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考核评价,都基于工作导向,反映新兴技术发展和绿色环保的要求,适应园区生产节奏。

同时,利用区政府挂牌成立的广州萝岗社区学院,开放学校的教育资源,参与社区居民教育、职工培训、文体活动和公益事业,为建设和谐的学习型社区,改善园区的投资环境、居住环境做出了积极贡献。学院真正成为园中校

二、建校中园”——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一)合作教育创新:寻求与标杆企业共建二级学院或专业

2003年,我院与广州市今明模具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创建现代制造学院,打造产学研一体的现代制造职教平台。该学院既是企业的研发中心、生产基地,又是行业资格认证培训中心。拥有18间实训室、省机械专业技术服务平台、省(市)模协研发与技术培训中心、美国UGNX中国华南培训中心、省级数控技术示范实训基地。使学校的办学优势与企业的人才、技术、设备、行业资源优势相融合,研发案例成为培养学生的素材。并通过与香港压铸模具协会、德国凯勒公司合作,培养国际视野的模具人才。目前该分院在校生已达2100多人,毕业生深受业界欢迎。学院与全球通讯设备供应商中兴通讯股份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组建岭南中兴3G学院。该分院完全按照最前沿技术要求和企业标准设计人才培养方案,采用中兴MIMPS教学模式和SMART职业规划平台,投入国内三大3G网络运行商的现役通讯设备1600万元,用企业真实的实践平台,培养达到国际企业标准、面向中兴及其合作伙伴就业的高素质技术人才。目前学院重点建设的电子通讯、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生物制药、软件开发等专业,都引进了企业标准和师资、设备,开始订单培养,已开设订单班”20个。

(二)课程体系创新:构建弹性体系校企合作开发课程

构建了博雅+专业+公共外语的弹性课程体系,把学会做人学会做事紧密结合,将博雅教育贯穿在人才培养全过程,注重职业态度、经验、规范等素质的培养。专业课程板块建立平台+方向的必修与选修课体系。专业选修课程则根据订单企业要求开设,并和企业共同开发。同时,兼顾学生多样化职业选择,入学第一年不分专业,第二年选择专业方向或选修专业课程。在教学组织上,安排交错递进的校内综合实训和企业顶岗实习,适应企业生产节奏。还开设英、日、韩、法、德等公共外语课程,适应园区国际化企业需要。各专业教学管理委员会定期商议教学计划,协调校企教学资源,聘请企业专家开设专业实践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就业与创业指导课。与企业合作开发的校级精品课程达23门,与企业合编的实训教材21本。

(三)教学模式创新:签约式课程外包

一些专业引入企业项目和培训,通过签约方式实行课程外包。如软件技术专业与广州腾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在一年级第二学期嵌入思科CCNP课程,完成该课程体系学习的学生,在三年级开始进入其伙伴企业顶岗实习。外包的课程完全采取企业实际项目的案例式教学,既能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又能让企业考察选拔毕业生。

(四)资源合作创新:建科技园吸引行业教学资源

利用岭南科技中心作为广州天河软件园分园区享受的优惠政策和学院智力、环境优势,吸引企业入驻岭南科技园。已有包括广州移动、广州迪控自动化、台湾科盛、蓝弧文化传媒等20多家企业将研发(创作)基地、实验室、生产车间、产品推广中心建在岭南科技园。企业的研发、生产、产品变成学校的教学资源。企业降低了成本,培养了潜在客户,实现互利双赢。

(五)顶岗实习创新:开设岗前特训营

2004年起,艺术与传媒学院开始探索在完成全部专业学习后,带毕业设计分期分批地组织学生参加企业的岗前特训班,磨练意志品质,培养团队合作协助精神和职业自信,强化职业素养和创意设计能力,使学生顺利完成学生仔企业人的角色转变。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将毕业设计任务外包,引进千琪动漫等公司的开发项目入教学环节,在创意工作室由企业的设计师带毕业生参与产品开发,进行岗前特训。学生的作品归公司所有,校企双方各获其利,效果很好。

(六)培优工程创新:建校内创新创业基地

我院在校内建设了大学生创业园(已获省教育厅批准为广东省大学生创业基地)和大学生创新创意基地(利用省教育厅民办教育专项资助120万资金,建设机器人等创新培优基地)。各二级分院在创业园区设立一院一公司创业孵化基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为产学研项目和培优工程提供条件。学院每年还投入200万创业基金予以支持。

三、建立长效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寻找国际标杆企业是关键,理念一致是长效的前提,利益双赢是长效的保障,战略互补是长期合作的目标。以改革创新的勇气,靠灵活高效的机制。我们依对象不同,实行股份制、外包制、互换制等多种机制,保障共同成长。

我院实践表明:以校中园为载体,建园中校为目标的校企深度融合,极大地促进了学院办学的转型、升级。走出了一条开发区职业院校高起点培养全球化企业高技术、高技能人才的新路。

制度创新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前提

——以生产性实训校区建设为例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生产性实训校区建设,走出了一条制度创新之路,初步形成了校企一体化的合作发展格局,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逐步推向了深水区

一、制度创新,促使校企合作跳起和谐的双人舞

(一)建立联合经营,利益交叉的运行制度,让校企合作摆脱两张皮现象。

在中山火炬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的协调下,学院与开发区工业开发总公司签订联合办学协议,建成总面积达14万平方米的生产性实训校区。该公司以市场租金价的1/2提供场,学院提供人才、技术和部分教学设施设备,并成立由区管委会、学院、工业开发总公司三方代表组成的生产性实训校区管理委员会,共同选资,共同管理,共享利益,共担风险。入驻的都是自带设备、自带资金且与学院专业对口的企业,逐步形成了产业(产业群)与专业(专业群)的全面对接。生产性实训校区通过四个一体化促进校企合作摆脱两张皮现象,跳起了和谐的双人舞

一是,生产利益一体化。生产性实训校区的建成,使学院与企业建立了利益交叉关系。经粗略计算,引入的每家企业在投产之前,就能节约40万元以上的筹办资金,还不计投产之后水、电、税、技术、人工方面的节支。同时根据实际,各企业的生产利润按不同比例与方式与学院分成。

二是,生产研发一体化。这种模式有利于学院和企业通过共享研发资源方式推进园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首先是研发智力资源与企业共享,推进技术更新;其次是研发成果与企业共享,促进产品换代。再次是研发平台与企业共享,提高经济效益。

三是,生产育人一体化。这种模式下的实训教学融入了更多的企业生产元素,真刀真枪的实战训练提升了职业素质、培养了职业情感、提高了综合职业能力。

四是,人才资源开发一体化。学院与企业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建立了共同的利益交叉点,实现了合作发展。首先,实施兼职教师政府津贴。开发区管委会出台激励政策,鼓励区内各大企业的骨干精英到学院任兼职教师,享受政府津贴。其次,通过项目合作与企业进行人才和技术资源互补,让行业企业有利可图。再次,为企业能工巧匠提升学历和职称服务,有效解决兼职教师聘请难的问题。三是,推进换血回炉工程,优化企业人才结构,提升企业发展质量。

(二)建立高端引进,高位嫁接的准入制度,让合作企业逐步呈现三重一多的育人优势。

第一,逐步提高企业引进的准入门槛,尽量做到高端引进、高位嫁接。着力引入重科技含量、重产品质量、重管理水平、实训岗位多三重一多企业,以及处在产业链上游的优质企业。

第二,在引进企业组建生产线、开辟实训教学课室的同时,还尽可能地组建生产性、工程性的研发室,或直接引入企业的研发机构,增强了企业的研发能力,体现了职业教育的高等性。

第三,致力形成资源充分共享,部门协同作战的整体优势。要求各系(部)和各企业不能各自为政,最大化地发挥实训校区所有资源对人才培养的作用,逐步形成了两个中心来统筹调配资源,一是形成综合、开放的技能培训和工程性研发中心,统筹技术资源。二是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商务中心,统筹商业资源。

(三)建立师生混编,积分考核的管理制度,让实习实训告别放羊现象。

学院参照企业生产的组织形式来组织学生实训,推行企业化实训模式,有效克服了实训管理中的放羊现象。

在岗位编排上,按照企业生产线上的班长、组长、拉长的组织将师生混编,多岗轮换。先让教师担任工头,通过竞争让学生轮流竞争高一级岗位和工头位置。在学生考核上,积分自然生成考核企业量化考核相结合,高岗高值,多岗累加,根据积分高低评定学生实习成绩的等次。在教师考核上,实行实训指导老师挂牌积分制度。由学生自由选择指导教师,指导教师每多带1个学生,就增加相应分值,并将积分折换成教师的实训工作量,与分配挂钩。

二、通过双人舞,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驶入深水区

(一)深海探珠,着力重构高职教育课程新体系

学院每年投入500万元专项经费,实施深海探珠计划,鼓励教师重构高职课程体系。

首先,带着任务下去。要求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在五年内要累计有两年时间的企业实践经历。特别是鼓励教授、博士们深入生产一线,去了解各岗位的职业技能要求,熟悉生产环节的工序衔接,掌握生产流程的组织形式。将课程改革的着力点落实到生产一线之上,让课程体系的根扎在企业生产一线。

其次,带着问题进去。要求专业教学团队深入到企业生产一线,对各岗位职业技能作深入了解,清楚掌握各生产环节、岗位群的运作衔接。在此基础上,根据生产一线的工作流程,以岗位(群)能力为基本单位,编写原生态的教学资料或讲义,形成课程改革最鲜活、最原生态的第一手资料。

然后,带着成果上来。专业教师在生产一线,用自身的理论修养之长,补企业师傅只会操作之短,与企业的技术骨干共同开发特色鲜明的校本教材,当教材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适合企业需要的课程建设也就自然建立起来了。这种课程完全打破本科压缩饼干式的、以知识模块为基本单元的旧体系,重新建立适应生产要求的、以岗位能力为基本单元的新体系。

(二)瀚海弄潮,积极探索企业化人才培养模式

一是生产教学化。生产教学化的主要目的是完成生产任务,是利用教学的组织形式来完成生产。

二是教学生产化。教学生产化的主要目的是教学,是通过对生产过程的部分或全部环节的教学化运用来达到落实教学任务的目的,将教学建立在真正的生产环节之上,要求教师对生产环节(工目、工序、工艺等)进行分解,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进行教学设计。

三是人才规格的企业化。学院在追求人才培养适销对路的过程中,力求做到学院人才培养的规格与企业需求的口径一致,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有效地植入企业文化的基因,让企业文化基因在学生的心灵胚胎上滋生发芽,并把企业文化纳入素质拓展证的考评内容。


产学一体,集团发展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组建校企联合体式的职教集团,将生产资源和教育资源加以系统整合,是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有效途径。唐山是百年工业重镇,曹妃甸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令世人瞩目,钢铁冶金、装备制造、石油化工和日用陶瓷等行业在全国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学院按照以开放式办学广泛吸纳社会资源,以开放式教学充分利用教育资源的思路,进行校企合作制度的顶层设计,形成多层次、多形式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走集团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保证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顺利开展。

一、通过产权转移形成前校后厂、产学一体办学体制

图1 人才培养模式运行图

 

为了保证专业群与行业的紧密对接,1994年至2008年之间,学院利用市场机制兼并、买断了14个中外企业和学校,经过教育化改造,成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这种基地对内是校内教学实习工厂,对外是生产经营性的法人实体,肩负着教学和生产双重任务,既出产品,又育人才,实现了最紧密的产学结合。校内企业为学院的二级机构,实行厂系交叉任职的人事管理体制,系主任兼任工厂副厂长,厂长兼任系副主任;教师兼任工厂工程师和经济师,车间技师兼任学生的实习指导教师。这种机制不仅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资源利用率,而且保证了教学与生产在目标、内容、过程、效果等方面的协调性、一致性。生产性的教学环境和企业化的育人环境,形成学校与企业的混合体,在教育活动中实现了产学研一体化,在经营活动中实现了产供销一条龙,使教育资源和生产资源循环利用,教育人员和技术人员优势互补,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相互渗透,有效地提高了资源使用效益。依托校内的唐山陶瓷机械制造厂,建成了数控技术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已成为唐山乃至河北数控技术高技能人才的摇篮;依托购买的外资破产企业——嘉林陶瓷有限公司,建成了单体单层达2万平方米的国家级电工电子与自动化实训基地;依托校内的唐山市美术陶瓷厂,建设了国家级陶瓷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已培养出20多名陶瓷技师和16名省级陶艺大师。这些基地实现了教学地点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

二、通过引企入校丰富校企合作内涵

引企入校是在不发生产权转移的条件下,将与专业对接的相关企业引入校内,丰富教育资源。学院以前校后厂为载体,引进多家不同类型的校外企业进入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形成了校内有工厂,工厂有国家级实训中心,中心又引进企业的校企组合模式。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在校生规模不断扩大与校内实习基地规模有限的矛盾,同时增加合作办学、合作教育、合作就业的机会,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交互利用,为了学院的教育创新搭建了平台。我院引企入校的主要形式有:

1)利用实习基地原有厂房资源,引进企业的设备、技术、原材料、人员和客户:将一个拥有价值千万元的数控设备和高水平技术人员群体的企业引入机械实习厂,共建北车集团时速350公里动车组关键配件加工车间,既为数控技术专业和模具专业学生创设了顶岗实习的真实职业环境,也扩大了企业的生产能力,实现了校企双赢。这种方式迅速提高了师资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水平,是引企入校的理想模式,适用于规模较大、水平较高的专业。

2)利用实习基地原有设备资源,引进校外企业的人员、技术、材料、工具和产品。弥补了实习指导教师和生产工艺流程的不足,降低实习成本,使学生直接感受最新的技术和管理。我院与国润机加工公司合作,常年在数控技术中心生产汽车、飞机和轮船配件,产品远销欧美市场。这种方式适用于校内实训基地规模较大、设备较为先进的专业。

3)利用学院的文化教育资源,引进企业的业务和市场。以增强高职院校办学和企业经营的软实力,同时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校外顶岗实习机会。我院艺术设计系为一家装潢公司提供经营场所,使学生直接参与实际的装潢工程项目,促进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信息工程系将唐山电视台点石成金栏目引入校园,在学院完成摄、录、编,整个流程学生参与。这种方式对专业师资力量和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有较高的要求。

三、依托职教集团搭建更加广阔的校企合作平台

为了在更大范围内实现校企合作,全面提升学院的社会服务能力,学院牵头组建了河北省曹妃甸工业职业教育集团。该集团是职业院校和相关企业在自愿基础上,按照互利双赢原则建立的包括核心层、紧密层和松散层的机构,通过定期协商机制开展活动。现已吸引了40多家企业加盟,曹妃甸港务有限公司、冀东油田、津西钢铁、北车集团等一批大型企业成为学院紧密合作伙伴。从长远看,高职教育集团化办学建立起了校、企、政之间的对话机制,促进了多方文化的融合,从而也就形成了校企合作制度不断巩固完善的长效机制。该集团由省政府综合部门领导担任理事长,以便在全社会范围内整合教育资源。市政府牵头组织我院与大型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保证了合作程序的顺利启动。校企之间相互促进作用已经显现:一方面学院与集团企业成员共建校外顶岗实习基地,促进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转换;另一方面学院也帮助合作企业培训员工,促进企业发展方式转变。目前,学院已建立了500多家校外顶岗实习基地,部分学生实习结束后直接在实习岗位就业。仅2009年,学院就为企业培训技师、高级工500多名。学院主办的《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杂志同时刊登职业院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成果,成为校企合作重要平台和双促双转模式的重要元素。

校企合作制度的完善促进了办学效益的提高。2008年,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我院学生参加高职自动生产线组比赛,获得团体二等奖;数控技术专业学生连续三年参加河北省数控技能大赛,均获得第一名;学院近三年的毕业生90%可获得高级职业资格,招生就业出两旺。2007年,学院的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为优秀;2008年,学院被列入河北省重点建设的示范性高职院校;2009年,学院的高职教育集团化发展模式列入唐山的62科学发展模式之一,并获得了唐山市委、市政府颁发的科学发展创新奖,荣获河北省五一奖状。一年内,市委、市政府六次现场办公,专题研究学院的发展问题,学院由一个自收自支的办学单位转变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为了更好地促进唐山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提供技术技能型人才支撑,市委、市政府决定赠地1600亩,投资15亿元,在河北1号工程所在地——渤海明珠曹妃甸,建设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园,使学院校企合作的机制更加完善,将社会服务触角深入到曹妃甸大开发的前沿阵地。

 


从订单培养到合作发展

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隶属辽宁省教育厅,前身是创建于1965年的辽宁仪器仪表工业学校。几年来,学院以服务于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为己任,牢固树立区校企联动发展,产学研结合办学的特色发展理念,着眼于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努力创新办学体制与运行机制,在实践中走出了一条从订单培养到合作发展的校企合作之路。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丰富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设立了校企合作办公室,组建了校企合作联盟组织,建立了一整套校企合作管理制度和运行保障制度,逐步形成了多样化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一是与大连华录集团开展了学工交替模式。学院与大连华录等35家企业合作,大力推行学工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实训场所与生产车间、学生与员工身份、教学管理与企业管理模式的四个统一

二是与沈阳机床集团开展了“2+1订单培养模式。学院与沈阳机床集团等17家大中型骨干企业合作,共同实施“2+1订单培养,实现了招生计划与用人计划、实习与生产、学习与就业三个零距离对接

三是与思凯电子公司开展了“411顶岗实习模式。学院与思凯电子公司等96家企业合作,大范围推行“411顶岗实习模式,即用4个学期在学校完成课程学习,用1个学期在企业完成初级生产性实习,用1个学期到企业完成顶岗实习,实现了专业教学与企业生产、学习与工作、师傅与徒弟的三个结合

四是与黄海模具公司产学研联盟模式。学院与26家企业建立了紧密型产学研联盟,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教育服务、科技服务全方位合作,实现了学院与企业发展战略、学院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学院教育资源与企业生产资源的三个一体化

通过推行订单培养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学院人才培养质量有了明显提高。2008年以来,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高职组)职业技能大赛,荣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荣获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参加全国大学生三维数字建模大赛,荣获团体一等奖。

二、创新办学体制与运行机制,实现校企深度融合发展

学院本着确保学院主体办学性质不变,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升值,确保教职员工编制身份不变,确保学院与企业共同发展的原则,不断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一是校企深度融合,创办黄海汽车学院。2007年,学院在汽车工程系进行办学体制创新试点,与辽宁曙光汽车集团合作创办了股份合作制的黄海汽车学院(二级产业学院)。汽车学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由辽宁曙光汽车集团全额投资建设,我院负责运行管理。汽车学院占地面积283亩,改建、新建教学基础设施6.5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1.2亿元。现开设有汽车装配与制造技术等6个专业,全日制在校生2000余人。同时,曙光集团每年投资20万元设立了曙光奖学金。

目前,黄海汽车学院已经成为辽宁曙光汽车集团的人才培养基地、企业员工的培训基地和应用性技术服务中心。

二是校企合作共建,创办黄金珠宝加工学院。2008年,学院与白山珠宝有限公司合作创办了黄金珠宝加工学院(二级产业学院)。黄金珠宝加工学院建在企业,由校企联合成立管理委员会统筹规划学院的发展与建设。企业投资1.2亿元建设专业教学与实训场所和黄金珠宝加工中心;学校投资建设学生生活设施、职业基础课程教学设施,并负责学院教学运行管理和企业员工技术培训。

目前,黄金珠宝加工学院开设有珠宝设计、珠宝加工、珠宝检测与营销等4个专业。

三是校企资源共享,创建生产性实训中心。2009年,学院与辽宁手表有限公司合作创办了手表制造技术培训中心。由企业投资850万元,在校内建设手表加工技术实训中心;学院投资建设职业基本技能培训设施,并负责培训中心的日常运行管理,免费承担企业员工上岗与转岗技术培训任务。

三、实施区校一体化建设,实现学院与产业园区联动发展

辽宁仪器仪表产业园区是一个具有千亿元规模的现代化仪器仪表产业基地,园区与学院实施区校一体化建设战略,由省、市、园区、学校四方合作投资2.2亿元,建设了占地240亩,总建筑面积10万余平方米的仪器仪表学院(二级学院)。仪表学院实行理事会管理体制,理事会成员由市政府、产业园区管委会、学校、园区骨干企业共同组成。市政府和园区管委会是理事会的主导,学校和企业是理事会的主体,理事会以仪表学院为平台,着力推进学院在人才培养、教育服务、科技开发等方面与园区企业密切合作,实现学院与园区联动发展。

一是加快紧缺人才培养。通过实施区校企共建共享人才资源库,实行人才互兼互聘,园区建立大学生实习与创业基地,学院整合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专业与产业的聚合度等措施,加快园区紧缺人才培养。仪表学院现开设机械制造、模具加工、仪器仪表、自动化技术、检测技术等5大专业群,在校生已达3500余人。

二是完善教育服务职能。区校合作成立了辽宁仪器仪表技术培训中心,面向园区全面实施员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仅2009年就为园区企业培训员工1200余人,开展职业技能鉴定1500余人;与大学合作建立了工程硕士教学中心,参加学习的学员达200余名;与技术监督部门合作,建立了仪器仪表检测中心;与园区共建了10000余平方米的仪器仪表展览中心,学院教学与文体设施与园区共建共享。

三是提升科技开发能力。区校合作共建了12000平方米的产品研发中心大楼,与相关大学与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了仪器仪表研发中心、硕士研究生流动工作站、仪表行业专家工作室;以设在校内的省级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为平台,成立了光机电技术等6个专业研究室;园区面向学院设立了科技服务奖励基金。2008年以来,学院为园区企业完成了经编送经测长仪钟罩式燃气表自动检定仪手表游丝摆轮系统校验仪8项产品开发项目,完成应用性技术服务项目41项,取得国家专利12项。

学院的发展得到了省、市政府和教育厅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省教育厅带领我们与产业园区进行对接;市政府无偿划拨240亩土地,合作投资2.2亿元建设了仪表学院校区等。今后,我们将按照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要求,致力于走区校企联动发展,产学研结合办学的学院特色发展道路,使学院成为服务于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主力军。

 


民营经济环境下高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自示范建设以来,根据区域经济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与温州各行业协会和民营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以行业和民营企业为依托,不断创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引民企入校园

学院以育人为本,主动让利给合作企业,通过人、财、物的市场化运行与管理,创新和构建了以民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互惠共赢为基础、学校主动为行业企业服务、行业企业积极参与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校企双方产权明晰、职责明确、制度保障,既达到了学校的育人目的,又充分调动了企业、社会参与高职教育的积极性。

(一)实现各自目的为基础的驱动机制

学院发挥自身办学优势,如场地、生产性设备、技术等,吸引企业进入校园共建实训基地,合作基地所有设备的运行、保养、维修以及实训所需的材料消耗等均由企业承担,并无偿提供学生生产性实训的指导。企业可以在校内设立职工培养培训基地、技术研发中心,学院在企业设立顶岗实习、创业教育和就业基地等。

(二)校企合作的保障激励机制

校企建立合作组织机构,形成开放的管理与服务平台。校企签订合作协议书,明确校企双方合作期间的责权利及相应的规章制度,尤其是明确企业在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的教学功能,如明确入校企业必须完成的实训指导任务课时数,规定企业至少40%的生产能力要用于实践教学等。

(三)优势互补的资源共享机制

学院和企业以各自优势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以合作企业生产活动和岗位职业为基础共同开发核心课程和实训教材;鼓励校企双方人员相互聘任和兼职,校企共引共享行业技术大师和高级人才;共建科技创新平台和研发中心,共同开展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与技术服务;行业协会优先推荐毕业生到知名企业就业,合作企业优先选择优秀毕业生等,构建校企资源互通渠道。

(四)文化融合的交流沟通机制

树立为企业服务的办学理念,建立校企之间的情感联系和沟通渠道,加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促进彼此间沟通和理解。引入企业文化和标准,同时把高职校园文化融入到企业中,不仅在校园中营造良好的职业氛围,也提升企业的品牌及社会影响。

以校企合作四大机制为基础,学院与企业的合作由被动变主动,从最初的想方设法让企业进驻,到目前知名企业主动要求与学院开展合作。现在,学院已经与35家行业协会建立多层次的合作关系,与310家民营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引进了27家民营企业进入校园,建立电器、模具、阀门等14个生产性实训基地已经成为温州支柱产业的缩影。

二、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全方位合作

(一)强化区域性,根据区域产业特点设置和调整专业,深化专业内涵建设

温州建有中国鞋都、中国电器之都、中国汽摩配之都和中国泵阀之乡等31国字号生产基地。学院立足区域经济和支柱产业,主动适应民营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对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开设了制鞋工艺与设计、电机与电器、房地产经营与估价、阀门设计与制造、汽车电子等专业,培养支柱产业需要的不可替代性人才,吸引企业来校合作共育人才,目前学院已经与企业合办了30多个订单班,许多企业的订单已经形成赶集效应,并探索出了订单培养的多种形式。

——学校为主型:学生在校学习,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过程。

——工学交替型:学校与企业工学交替,每学期安排4周到企业学习,分段式培养。

——“2+1”型:学生在校学习2年,到企业半工半读1年。

——虚拟订单班:主要是针对于中小企业采取的订单培养模式,由行业协会牵头。由于中小民营企业对学生的需要量少,不能单独成班,因此虚拟订单班在校内不形成实体班级,选中的学生在原班级分散学习,根据企业培养的岗位要求,以开小灶的方式单独对学生实施教育,以满足企业需求。

(二)突出实践性,形成系统化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根据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学院从改变校园形态入手,按现代教学工厂的设计理念,在全国率先发起捣墙运动,把传统的教室格局改建成了车间式的生产性实训基地。校内生产性实训工位数与传统教室坐位数之比达21,在形态上实现了校企空间的统一。捣墙运动对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形成倒逼机制,推动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式的变革。

在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过程中,企业负责产品生产、经营,设备更新以及指导学生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设备同时兼具先进性、教学性和生产性,主要形成了三种合作模式:

——学校主导模式:利用学校设备、场地和技术优势,按市场机制运行。如学院与欧姆龙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共建的工业自动化控制基地,设备由欧姆龙打折售予或赠送,基地作为企业的客户培训基地,同时企业也为自己培养了潜在客户,企业优先为我们更新设备。

——优势互补模式:校企双方按一定比例投入共建市场化运行。如学院与温州建达有限公司合作成为产学研相结合基地,企业投入600万元建立了模具生产车间,学院投入1500万元购买精密加工和研发设备,共建温州模具产学研合作基地。

——企业为主模式:学院提供场地,以企业为主投入设备共建,按标准化进行生产和实训。

在引进企业的基础上,学院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多层次系统化的设计,从技能习得的三个层次系统化设计实践教学环节,相对应形成了三个合一的实训基地,为实践教学提供了良好平台。

1.“课堂与实训室合一基地主要承担专业基本技能的实训,实现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结合,实施边学边做、学做合一,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

2.“实训与生产合一基地进行综合技能实训,实现生产实训与顶岗能力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和顶岗能力,在校企双方指导师的精心指导下,实行以学为主的,为校外以工为主的的顶岗实习打好基础。

3.“毕业设计与开发服务合一基地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现综合实践与应用能力结合,以企业项目为载体,在应用研发与技术服务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后续拓展能力。

(三)体现高教性,主动成立开发服务机构,全面发挥高校三大职能

学院坚持立地式开发服务,以技术开发、产品开发、成果转化服务于民营中小企业,成立了温州市服装行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等三个市级研发机构和21个院级研发中心。学院还在制度上形成导向,规定平台负责人在政治上享受副处级待遇,同时也要承担责任,每年至少要完成科技服务到款额10万元,负责指导毕业生综合实践10人,以开发服务机构为依托,师生共同参与企业项目。如,在与浙江亚龙科技集团共建的工业自动化技术研发中心,我院教师研发团队与该集团合作开发了价值150万元的地铁低压供配电实训系统,学生以毕业实践的形式参与整个开发过程。

校企合作的三个追问——一所高职发展的否定之否定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核心提示:

  □校企合作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职业院校而言,不可或缺。校企合作如何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基地建设如何保障教学?教学、实训的体制机制又如何完善?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在八年的探索中,从基地、招生、教学、科研、就业五位一体的校企合作模式,到校内基地生产化、校外基地教学化两化理论,再到以项目部、工作室为载体的教学、实训一体化实践,一步一个台阶,在一次次的自我否定中,走出了一条有自身特色的高职教育之路。

  追问一:校企合作的支点在哪里?

  培养适应企业和市场需求的技能型人才,离不开校企合作。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建校之初面临着所有高职院校共同的难题——学院该如何从企业借力?校企合作的支点在哪里?该从哪里寻找发展的突破口?

金华市经济结构以民营经济为主体,众多小企业主迫切需要既适应经济结构又安心金华本土的高技能人才,更需要地方高校提供经济便利的科技服务。2002年,由浦江县县委书记调任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的杜世禄,在专业调研中发现工商管理系在1998年就针对制药产业需要大批既懂医药又懂营销的复合型人才,与海南亚洲制药集团公司开展了订单培养的合作办学。从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到师资建设等均由双方共同参与,企业派管理与技术骨干为学生上课,公司的实验室、研究所也对学生开放。毕业生择优录取,有80%的学生到该公司就业。学院借鉴医药营销班的模式,提出立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强与众多企业的紧密联系,通过新型的校企合作基地的建设,促使教学、科研全面提升,带动招生、就业良性循环。

2002年,学院与浙江今飞集团结成了亲家,双方联合培养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人才,学院按集团要求进行教学和课程设计,公司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此外,在教学、科研、招生、就业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学院把类似海南亚洲制药集团、今飞集团这样与学院共建的招生、教学、科研、就业场所,称作紧密型基地,除学生实习、见习、推荐就业外,校企双方通过订单培养、联合招生、产学结合、科研合作、多元办学、师资共享等多种途径,使双方在合作中获得双赢,使校企关系从邻居变成了亲戚

  从2002年到2005年,学院建立了100余个紧密型基地,这批基地对学院的招生、教学、科研、就业等各环节产生了巨大的辐射作用,而招生、教学、科研、就业的成效反过来又促进紧密型基地的开拓,五者环环相扣的辐射与互动正是五位一体模式的精髓。

  追问二:校企合作如何突破基地瓶颈?

  随着校企合作的深入,学院发现,校内校外的基地建设出现了两块短板:校内基地实训功能不够,校外基地教学功能缺乏。如何补齐短板,完善基地建设呢?

  针对校内实践教学与生产实际脱节,实训效果不佳的现象,学院提出校内基地生产化的理念,即按照工厂化、车间式进行布局的同时,引进企业设备或生产线,按照企业管理制度、工艺流程、生产设备和生产规程开展生产性实训,积极承担生产任务或参与对外技术服务,增强实训的效果,使学生在真实或仿真的生产环境中提高技能,积累经验,提高素质,从而缩短工作适应期。截至2007年,学院建成13万平方米的校内实训基地,承担着校内实践教学中心、双证考核中心等多种职能,成为学院与行业企业不断联系的纽带。

  随着实践教学的改革深化,为解决校外基地单纯用于学生实习的现状,学院在探索中提出了校外基地教学化的思路,就是将部分课程带到基地,由双方教师组织教学,从而实现教学与训练、训练与生产的有机结合。2006年,经过双向选择,学院与浙江科惠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联合开办数控专业的科惠班,学生每个学期都要到公司车间参加生产实训,并在不同岗位轮岗;参加生产实训的同时,还要在公司的培训教室里接受理论学习,由学院的专业教师与公司的技术骨干、一线工人一起授课,课程针对学生岗位以及熟练程度的不同而设置。在一般基地、紧密型基地基础上,学院重点建设了57家具有教学功能的示范性校外基地,使校外基地建设从数量的扩充转向质量的提升。

在基地两化过程中,学院实行三年早知道,一年有计划来解决三个问题,一是由行业企业专家为主体的专业指导委员会确定3年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二是将3年培养目标落实到当年具体的校内外基地、实训课程和实训项目中,以应对企业生产与教学的对接;三是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参与教学督导、质量监控和评价。学院为学生创建了一个良好的实践、实训平台,还通过基地共同开发国家和省级精品课程,为企业生产订单产品,积极与企业开展科研合作,在服务经济社会过程中吸引了更多的企业参与人才培养。通过实践教学制度与规范的完善、对二级学院实行以专业建设为主体的目标责任制考核、举办毕业答辩、技能展示、现场签约三结合就业招聘模式,建立起实践教学为主体的管理平台。2007年学院成功跨入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行列,《建设实践教学管理平台:校内基地生产化、校外基地教学化的探索》项目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追问三:校企合作如何完善体制机制?

校企合作走向更深层次,实训、教学两张皮的现象日益突出,管理体制的弊端逐渐暴露。而与普通高校类似的组织架构、课程设置等,影响了校企合作甚至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在基地逐步加大社会实际项目的承接过程中,因管理责任不明晰带来了办事手续庞杂、兼职教师挂名不到位、专兼职教师缺乏融合、硬件建设与校园文化无高职特色等问题。2008年,学院开始逐步完善与行业企业管理相融合的组织架构,建立项目部、工作室等教学实训一体化机构,同时作为对外服务实体机构开展对外业务,将校内、校外基地纳入项目部或工作室管理,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按学科专业背景进入相应的工作室或项目部等,统筹组织教学科研、技术服务以及社会培训。在项目部、工作室中,教师不仅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参与项目招标,而且通过与兼职教师的合作,增加与企业的沟通,清楚地了解了企业的生产流程。

  与此相配合,学院的基地建设从数量向质量转变,从中小企业向规模化、国际化企业拓展,建设软硬结合、机理严密的实训场所;从符合职业要求和体现岗位特点出发,将基础课程放置在整个专业中考虑教学内容、课时分配和教学要求,进行职业导向、融入专业的基础课改革;加快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构建开放的网络教学平台,促进学生网络自主学习;积极寻求中外合作办学,接轨国际课程标准的专业合作教育;将企业文化引进实训场所,营造职业人培养的和谐育人环境。以进一步提高育人模式内在机理的合理性和系统化,有效解决实训与教学、教学与科研两张皮的现象。

五位一体育人模式的创立,到校内基地生产化,校外基地教学化理论,再到管理体制的改革,学院在一次次的自我否定中持续发展。

双主体培养之路,育工厂化农业人才

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

 

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设施农业技术专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专业,该专业立足黑龙江省现代农业发展现状,一直与哈尔滨市农科院合作办学,构建并实践了校农联合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培养有社会责任感和较强工作技能的工厂化农业人才。

一、平台搭建

双主体的育人机制——学院与哈尔滨市农科院携手搭建校农联合双主体人才培养平台,健全联合培养组织机构,完善联合培养制度,充分利用哈尔滨市农科院先进的现代农业设施条件和技术力量,学生有一年的时间在哈尔滨市农科院培养,学院将学生一年的学费支付给哈尔滨市农科院,双方均为育人的主体,利益共享,责任共担,资源共用,人才共育,共同培养有社会责任感和较强工作技能的工厂化农业人才。

完善制度——成立校农联合培养实施办公室、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组织机构,负责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开发与实施、实训基地建设、日常教学运行、学生素质教育等。制定了《校农联合培养管理办法》、《校农联合培养素质教育保障体系》、《校农联合培养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校农联合培养教师培训与管理条例》、《学生日常管理制度》等合作制度,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制度保障。

二、模式创新

学院与哈尔滨市农科院合作,共同构建了校农联合双主体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学校培养+农科院培养+企业顶岗实习,按照专业能力递进培养,分三个阶段实施两轮生产实训。

第一阶段(第123学期),以学校为主体,完成基本素质课程和《设施建造与维护》等8门专业课程的学习。利用校内实训室和北方寒地设施农业示范园,实施第一轮生产实训,培养学生基本素质、专业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

第二阶段(第45学期),以农科院为主体,以农科院教师授课为主,完成6门专业课程学习和12个专项训练。实施第二轮生产实训,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培养职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第三阶段(第6学期),进入北大荒集团等现代农业企业顶岗实习。学生以员工的身份进入现代农业企业进行岗位综合训练。校企共同制定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双方签订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协议,以企业为主,实行校企共管,使学生在职业素养养成、职业综合能力形成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三、教学实施

1.三个阶段、两轮生产实训的教学实施路径

遵循工作过程和农业生产周期,以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按照三个阶段、两轮生产实训组织教学。实现两个结合,即学校与企业结合、教学与生产结合,做到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一体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

第一轮生产实训:在学校完成,教室设在实训室和校内实训基地北方寒地设施农业示范园,完成基本素质课程的基础上,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按照一个教师一栋棚,一个项目一组学生,完成植物识别与分类、园艺作物栽培、设施建造与使用等6个专项生产性实训。

第二轮生产实训:在农科院完成,由农科院的技术人员担任实习指导教师,采用专项训练,分组教学,教学跟着生产走,内容跟着课题走,学生参与温室经营与管理、组织培养技术、瓜类栽培组等不同的课题小组进行生产实践,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专业能力。

2.采取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为依据、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思想,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使学生真正掌握工作所需的实际工作能力,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融为一体,传授知识与动手实践融为一体,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融为一体,实现学校与企业一体化、教学与生产一体化、课堂与基地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

3.教学实施文件准备齐全

制定完整的课程实施教学文件,包括课程标准、学习情境实施方案、教师教案、工作任务单、资讯单、训练单、任务考核标准等,学生用的任务计划单、决策单、记录单、检查单、考核单、评价单等,编写并出版了《园艺作物病虫害防治》工学结合教材,编写《农业园区测量》等6本校本特色教材。拥有国家精品课、省级、院级精品课程等网络资源。为学生配备各种图书、光盘、素材库、标本等丰富的学习资源,学生的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

4.配备专兼结合的师资团队

组建了专兼结合的课程教学团队,每门课程实施配备了2名授课教师,1名专任教师,为课程负责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1名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专任教师主要负责课程设计,制定各种教学文件,以理论讲授为主;企业兼职教师以指导学生实践教学为主,共同完成授课任务。

5.创设一体化的教学实施环境

建成了教、学、做一体化的校内实训室8个,每个实训室均设有教学区、工作区、讨论区、学习角等功能分区。工作区拥有满足课程实施的仪器设备,学习角为学生配备电脑、学习桌、报刊架、图书资料、教学光盘、标本等学习资源。校内实训基地北方寒地设施农业示范园建有智能温室、节能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生产设施,为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实施提供了条件保障。

四、育人收获

通过实施校农联合双主体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采取创业教育、成果转化和合作服务等方式,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由95%增加到98.7%,专业对口率、企业对学生的满意率显著提高。

创业教育育人才——深入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创业能力,并采用扶上马、送一程的办法为学生创业服务,用爱为学生创业撑起一片蓝天,学生自主创业率提高,20%的学生自主创业,成为培养工厂化农业人才的摇篮。

成果转化育人才——充分利用农科院的科研成果转化优势,农业科技专家和教师带领学生推广新品种10余个,推广新技术15项,使学生在技术推广中掌握先进实用的生产技术,专业技能显著提高。

合作服务育人才——师生与农科院专家面向三农,共同开展技术服务,在服务中培养学生立志为农、强技为业的专业精神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推进多样化订单培养 实现校企共同育人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过几年的探索, 成功实践了长、中、短期多样化订单人才培养模式,连续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9%以上,就业质量持续提升。目前与我院开展订单合作的企业主要有蒂森克虏伯电梯公司、中国铁路建设集团、北京飞机维修公司、海南航空集团和神华集团等15家大型企业,今年订单培养数达500多人,占全年招生总数的1/3

一、多样化订单培养的基本情况

1.长期订单。由企业提出招生要求,学校组织招生,双方共同完成人才培养,考核合格的毕业生到订单企业就业。2010年主要有神华机电班250人、蒂森电梯班120人、动漫班40人等,共计500问题人。

2.中期订单。学生在完成所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与部分专业课程(一般为一年半或两年后),按照订单企业的要求选择学生组成订单班,开设企业个性化课程需求课程,完成技能实训与顶岗实习,实现预就业。近三年中期订单1000人。

3.短期订单。最后半年按照用人单位的需求增加个性化课程,然后到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实现预就业,近三年短期订单600人。

二、订单人才培养的运行机制

1. 签署协议。学校与合作企业就订单培养达成初步协议后,按照企业的需要,在学院《订单培养管理办法》的框架下,由产学合作办公室代表学院与企业签署订单培养协议,明确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的责权利。

2.组建订单班。在学生自愿的基础,由企业按照素质+技能方式选拔组建订单培养班级。长期订单则根据企业提出的生源要求组织招生,单独设班。

3.课程设置。在充分平衡普适性和针对性的基础上,由校企双方按“2年平台课程+1年企业课程的模式设置课程体系。

4.教学实施与管理。在校学习期间,专业课程由校企双方人员组成教学团队共同实施教学,日常教学组织管理以学校为主;顶岗实习期间,企业按照正式员工要求对学生进行管理。

5.学业评价与录用。专业课程的考核以企业为主,综合考察学生知识、技能和素质。顶岗实习由企业进行专项技能和综合素质考核。订单培养中也建设了相应的淘汰机制,只有最终取得毕业证书并通过企业考核的学生才能成为企业正式员工。

三、长期订单班运作流程——蒂森电梯班为例

蒂森电梯班是学校根据企业提出的生源要求来组织招生,把订单前置到招生环节,学生一入学即具备了准企业人在校学生双重身份。具体运作流程如下:

1招生+招聘,组建全程订单培养班级。学院与蒂森电梯公司就订单培养达成共识后,双方协商签订订单合作协议。公司根据业务发展与人力资源在全国分布情况向学校提出订单招生要求,学院负责落实各省招生指标,如2010年将120人的订单计划落实到8个省份。学生一进校门就具备准企业人在校学生双重身份。

2专业+岗位,制订订单培养教学计划。在考虑学生专业培养目标和职业发展基础上,根据公司对电梯维修、保养岗位人才需求,学院和公司共同研讨,制订订单班的人才培养方案,既解决公司实际岗位对技能的需求,又使学生拥有良好的专业背景与发展空间。

3学院+企业,进行订单培养组织管理。学生的身份是学院的学生,在校期间,主要由学校进行相关教学组织与管理,以专业教师为主进行课程教学。企业实训期间,学校选派2名专业教师全程在企业进行理论知识的辅导,协助企业进行学生管理工作。学生的身份又是公司的员工,公司设立每班每年5万元的奖学金,并报销三年的学费1.8万元。企业每年选派4名骨干技术人员承担实践性较强课程的授课任务,并对学生宣传企业文化。顶岗官瘾主要由企业按照职工要求对学生进行管理,由企业技术人员指导的技能训练。同时,校企双方共同建设实训基地,为订单培养提供良好的硬件条件。

4专业+职业+岗位,完善学生考核工作。在订单培养过程中,学生必须首先通过专业课程考核,进行知识、技能和基本职业素质的综合考察,保证学生具备良好的专业基础与发展潜力。在此基础上根据电梯维保职业的要求,学生必须取得由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颁发的电梯维修职业资格证书,获取职业准入资格。最后在蒂森公司实习期间,校企双方通过集中考核方式考核学生岗位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并综合考察学生的职业素养。

四、订单培养几个核心问题的解决对策

1.订单合作企业的选择。主要考虑三个因素:一是选择与信誉好、知名度高的大企业合作;二是选择与有持续合作的议向的企业合作;三是选择与产品结构丰富、通用性较强的企业合作。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因外部环境变化而给订单班带来的风险。

2.培养方案的制订。校企双方经过充分协商,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平台+需求的课程体系,即平台课要能满足本专业最核心的知识与技能培养的需要,需求课程则是有机嵌入的企业个性化需求课程,这样就在普适性和个性化之间找到了一个契合点。

3.未录用学生的就业解决办法。学生未被订单企业录用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学生达不到订单合作企业的要求;二是有些企业采用竞争机制,预先就确定了淘汰办法,如200940人的中铁建班,事先就确定了要淘汰2人。针对这一问题,一方面,由于平台+需求的课程体系考虑到了普适性问题,这部分学生可以到其他相关企业就业;另一方面,未录用且就业确实有困难的学生,通过回炉机制,开放实训室对这部分学生进行集中技能强化,同时加强就业指导,保证其成功就业。对于从招生开始的长期订单班,如果有个别学生在培养过程中发现不满足企业的需要,及时将这些学生编入正常班级,进行常规培养。

通过推进订单培养,解决了顶岗实习的岗位难找、岗位不匹配和管理困难等问题;同时企业主动派出技术人员来校授课和指导实训、主动参与校内建立实训室建设。随着订单培养的不断深入,更加密切地将企业、学院和学生联系在一起,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各司其职、各显其能,形成了合作育人的机制,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了就业率和就业水平。

 


造峰填谷,守正出奇,小学校能做大文章

——学院乳品类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

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成立于200578日,时逢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最佳时期,但学院自成立以来,受哈尔滨市城市规划占用校园的影响,几乎处于停滞状态。2008年末,学院抛弃了等、靠、要思想,解放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大胆改革、大胆实践,创建了校研企1+1+1”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受到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黑龙江日报、黑龙江电视台等众多媒体和社会的广泛关注,用事实证明,小学校能做大文章。

一、特色的办学理念是办特色高等职业院校的灵魂

特色的办学理念是办特色高等职业院校的灵魂。学院经过深入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大讨论,结合实际,建立起了独具特色的办学理念。

学院的发展理念:造峰填谷,守正出奇。造峰就是坚持高位发展,突出品牌效应,把优势和特色专业办成品牌专业,就会使学院因拥有几个特色专业而使学院成为特色学院。填谷就是要补上制约学院发展的短板,推动学院整体发展。守正就是遵循高等教育规律,传承学院多年来积淀的优良办学传统和办学经验;出奇就是以前瞻性思维,采取超常规手段,改革创新,出奇制胜,实现后来居上。

教师的教育理念:因材施教,长善救失。因材施教就是针对性教育,个性化培养;长善救失就是扬长补短,以发展学生的优点来带动学生缺点的改正。

学生的成长理念:动脑动手,尽力尽心。动脑,让学生学会思考;动手,让学生学会实践;尽力,让学生不怕吃苦,尽职尽责;尽心,让学生用心学习,用心做事,甘于奉献。

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改革是教学改革的先导。学院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改革方面,坚持在继承中创新的原则,深入学习、实践陶行知、叶圣陶等教育家的思想。陶行知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提出实施教学做合一的方法,反对先生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法,反对先理论后实习的分割做法和教学长实习短的不合理安排。并形象的喻为把一件事分作两截,好比早上烧饭晚上请客。除非让客人吃冷饭,便须把饭重新烧过。教学做合一的中心学校就是要把理论与实践合为一炉而冶之。叶圣陶先生指出: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了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不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勉勉强强的做一做,那就算不了我们有了那种能力。”“养成习惯,换个说法,就是教育。据此我院结合高等职业教育实际,确立了专业课前置,提前进入职业认知教育;边学边习、工学交替,建立基础课教学、实践教学系统,并相互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校企(校)合作、三支导师育人才的教育改革思路。

二、乳品类校研企1+1+1”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一)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三学(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三度(工作态度端正、认识问题角度客观、善于把握人际关系的尺度)素质的三用型(理论够用、技能管用、人才适用)乳品行业生产第一线紧缺的技能型、高素质人才。

(二)校研企合作,首创“1+1+1”人才培养模式。毕业生就业难的教育成因有四:一是难在学校没有真正确立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改革方向;二是难在老师缺乏对市场的了解,无效讲课现象突出;三是难在高校的生产性实训条件无法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四是难在学生实习只会给企业增加负担,企业不愿接收学生实习。

学院与具有20多年面向乳品企业人员开展培训工作的国家乳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乳业人才培训中心(以下简称国乳中心),深入开展人才市场调研,借鉴丹麦达鲁姆学院乳品专业人才的成功经验,创建了乳品工程类校研企“1+1+1”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国乳中心和伊利、蒙牛、沈阳辉山、铁岭大牛、吉林广泽、完达山、飞鹤、龙丹、摇篮等15家国内著名乳品企业就校研企“1+1+1”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合作办学签署了合作办学协议。

乳品工艺、食品机械与管理专业,学生入学第一年就进入国乳中心或企业,进行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学习并进行系统的实验、实训、见习、实习;第二年回到学院完成基础课、公共课和系统的专业理论课学习;第三年到乳品企业顶岗实习,企业按规定给予相关待遇。

三、改革的主要创新点

1、人才培养实现了新、强、好、宽、定的局面

一是办学思路了,新在突破了校企合作模式,高水平国家级研发中心加入了高技能人才培养行列,建立了校研企“1+1+1”人才培养新模式。二是师资力量了,强在国家级研发中心的22名工程师变成了教师,学院一朝便建立起了一支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三是实训条件了,好在国乳中心数千万元的实验实训资源用到了高职人才培养上,学生拥有了高水平的学本事的平台。四是实习市场了,宽在经过研发部门的生产性实训和企业见习,学生实践技能趋于成熟,在顶岗实习期间可以为企业带来效益,企业不仅乐于接受,还按规定给予相应待遇。五是就业岗位了,学生尚未招进来,企业就把招生计划抢订一空。

2、专业前置、工学交替、教学做合一

学院打破以往先理论后实践的专业课教学模式,学生第一学期即进入国乳中心和企业,边学边习,工学交替,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真正融合。学院还将某些专业课理论教学安排在多个学期完成,第一、第二学期针对实习实训遇到的问题,开展少量有针对性的理论教学;第三学期以较多学时,将前两学期零散的理论进行系统的梳理,使学生把实践中掌握的分散的理论系统化、完整化。

3、管理与运行机制的创新

经省教育厅批准,学院设立了校研企合作人才培养中心,采取校研企三方共管的管理和运行机制,成立了由学院、国乳中心和企业人员共同组成的合作办学领导小组,下设三方人员共同组成的工作委员会,工作委员会主任由乳品工程系主任兼任。在三年三个阶段的教学、实训、实习中,每个阶段的教学和管理工作都有三方人员参与,由三方人员共同组织实施,确保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实施。

2010年,此项改革被黑龙江省教育厅评为首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学院已跻身黑龙江省振兴老工业基地紧缺人才培养高校行列。


 “与船同行、融学于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理念的实践与创新

---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案例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是新中国首批创建、原国家教委首批批准设立的行业性高职院校。1999年以来,学院服务船舶行业产业链高技能人才需求,构建了服务海防安全、海河运输、海洋开发与国家新型工业化(三海一工)的船舶类专业体系,形成了与船同行、融学于做的船舶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理念。

一、校企合作:推进与船同行、融学于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学院充分发挥原办学传统资源优势,与船舶行业企业结成战略伙伴关系,通过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四方互动合作,努力实现专业设置与行业发展同行、培养质量与行业企业要求同行、资源建设与技术发展同行,将职业资格要求融于培养目标、职业能力要求融于课程体系、专业知识教学融于技能训练,共同构建了与船同行、融学于做的船舶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理念。

与船同行、融学于做的船舶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理念为指导,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与长航青山船厂、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上海佳豪船舶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深度合作,围绕船舶制造、维修岗位的核心技能,以船舶建造工艺编制和船舶生产设计等真实项目任务为载体,构建并实施了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四业共融:共同设计船舶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船舶工程技术专业按照专业体系设置与调整适应船舶行业产业链、课程体系内容反映现代造船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标准适应船舶企业规范、教育活动设计适应现代职业素质的要求,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造船企业、学校四方密切合作,共同设计了融产业、行业、企业、职业为一体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船舶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模块化设计根据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及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将教学内容划分为相对独立的课程模块,循环性实训、螺旋式上升根据工作任务难易程度与使用频度,确定螺旋上升的模块式核心能力、关键技能培训体系,通过专业基本技能、核心技能的反复训练,循环操作,实现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职业综合素质的螺旋式上升,实现毕业生职业能力与船舶行业岗位群技能要求的有机统一。模块化设计,循环性实训,螺旋式上升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提高了课程建设水平,该专业已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

四、四方互动:共育双能兼备的专业教学团队

为推进与船同行、融学于做的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合作企业、学校等四方,以船舶类专业建设为平台,适时优化调整由行业专家、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任主任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培育由学院专业带头人与楚天技能名师共同担纲的专兼结合、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

合作企业对入选楚天技能名师的高级工程师、企业兼职教师、进入企业锻炼的专任教师,在工作安排上给与便利;学校对企业进行了新技术培训,对兼职教师进行教学能力培训。通过四方互动形成了由教师、工程师、技师、楚天技能名师共同组成、执教能力与工程实践能力兼备的教学团队。该团队成为省级教学团队,并被推荐国家级教学团队。

五、引企入校:共建实践教学平台

为搭建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教学平台,合作企业与专业教学团队共同开展校内专业实训、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体系设计、指导与管理。

上海佳豪船舶设计有限公司等企业进入校园,组建上海佳豪武汉船院工作站等企业分支机构,以船舶生产设计任务作为项目教学内容,开展生产性实训教学。上海佳豪船舶设计公司将对外承接的实际船舶生产设计任务下达工作站,由企业驻站工程师指导船舶设计工作,师生共同完成设计任务,学校教师以工程师身份参与实际船舶的生产设计并指导学生,学生以员工身份在真实的环境中参与真实产品的生产设计过程,在学中做、做中学,从实践中掌握船舶生产设计的技能,在校内实现顶岗实习,形成了项目引导、角色融合、案例教学、工程实践的专业教学方式。2008年以来,工作站共完成7艘船舶10000余张图纸的生产设计任务并用于船厂生产。

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工作站式教学模式

 “与船同行、融学于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理念,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船舶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8%。为船舶工业协调发展提供了适应行业产业链要求的人才、技术与智力支持。该专业教育教学资源成为船舶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国防科技工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省船舶建造共性技术推广服务基地、省国防科普教育基地。


破解创业遗传代码

——高职学生创业意识与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

 

我院致力于将学院办成培养职业创新型人才的高职院校,而创业教育是高职院校培养职业创新型人才的一个重要部分。结合学院专业设置的实际情况,我们在创业教育方面,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突出创业能力培养,渗透育人全过程

(一)    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在创业遗传代码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把具有专业领域内的创业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引入了《创业教育证书》制度,把学生获得三证作为基本要求。同时,改革课程体系,努力使学生三年的学习过程置身于创建企业、发展企业的动态过程中,让创业教育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把创业所具备的能力、素质有机地融入整个人才培养方案。适应高职教育的特点,提出学生在校期间完成三个转变:即由学生向职业人的转变,由职业人向社会人的转变,由社会人向创业者的转变。倡导毕业生不仅仅只是求职者,而首先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

(二)    改造课程:以创业活动为导向,突出能力目标,以项目任务为载体开展能力实训,以知识、能力、素质一体化的课程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同时,把职业核心能力综合素质,特别是创意、创业精神融入每门素质教育或专业领域课程,把一个成功创业者所必须具备的意识、个性特质、核心能力和社会知识结构系统地进行了整合,充分体现创业教育所具有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智力开发与非智力教育的融合。而独立设置的创业教育课程,引入美国百森商学院著名的创业学从书课程体系五个方面的内容,采用创业过程为主线的教学方法,邀请处理各种创业问题如法律、税收、知识产权、企业评估以及合同管理等方面的专家加入课堂教学。把创业计划竞赛列为一项专门的实践课程。通过竞赛,创业的意识和创业的企业家精神深深根植在参赛者的心中。创业计划大赛成为我院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课堂。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搭建学生创业的平台

(一)     建立前校后店(厂)模式:要求每个专业设置本专业领域内的创意工作室,以学院独立注册的公司对外承接业务,成熟后鼓励成为独立注册的企业,而参与的教师、学生可以成为其中的股东。学院专门成立了创意产业中心来统筹这件事情。结合西南少数民族聚集的特点,瞄准非物资文化遗产和文化创意产业,设置真实生产性项目。用厦门大学副校长邬大光教授的话讲:其特点是产学研一体化,学中有产,产中有学,学中有研,研中有产,校中有厂,厂中有校,坊中有教,教中有坊,课堂即实训室,实训室即课堂。课内时间即教室,课外时间即工厂;老师即技师,技师即教师。产品带动专业,专业带动产品,产品体现文化、文化形成产品。实训基地即车间,车间即实训基地。课程即行业标准,行业标准即课程,毕业即就业,就业即创业,专业边界有界定,实现方式无界定。职业教育有文化,文化教育靠专业,培育一个专业培养一批人才,发展一批产品,带动一个产业

(二)    试行以生产性实训为主体的校内双元模式。我们借鉴德国双元制,建立校内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引进企业资源,注册环境艺术设计事务所和环境艺术工程公司,以公司制为原则,重新设计教学组织架构,以师带徒的方式完成真实的生产性项目,根据项目需要改革课程设置和内容,完成教学任务。主要业务是服务新农村建设,开展针对农民住宅的景观设计、植物配置、庭院设计、住宅装修设计等项目。在这种培养模式中,设置从事项目设计、项目组织、现场施工管理、质量验收、施工安全、材料检测、技术资料及工程造价等方面的业务工作,对应设置助理设计师、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资料员、造价员、材料员等相关岗位,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系统掌握基本知识,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专项能力和专业综合能力。

(三)    与知名企业实行战略合作,推行以连锁加盟为目的的订单教育。由于创业教育具有很强的社会实践性,必须同社会实践相结合,尤其是与企业进行合作,学院着意引入一批专业领域内知名企业的课程和产品,设立以加盟连锁为目的的企业订单班,为学生构建另一个创业平台。

 

三、引导融入产业链,终身为学生创业提供帮助

学院着力于营造浓郁的创业氛围,引导学生融入产业链,构建终身学习与创业服务相结合的创业架构。

(一)    建立示范店。按企业真实运营环境经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参与示范店不同角色的经营管理等工作,他们可以参照和模仿示范店的经营模式进行创业。示范店对学生创办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信息服务、经营管理和技术培训等帮助,可以享受示范店提供产品的铺货、折扣和新技术免费进修,同时设立创业基金来推动这项事业的开展,减少企业失败率。如女红坊的春桃项目和锦绣成都项目,前者利用学院所在地龙泉国际桃花节,生产配套手工艺旅游产品,以大学生货郎车的模式促销;后者则是利用四川蜀绣与服饰、家具的完善结合,传承着传统文化,打造着奢侈品的成都名片。带动刺绣、陶艺、扎染、竹编、漆艺等民族手工艺课程和相关专业的教学与建设。

(二)    主动出击,为学生创业创造社会小环境。创业需要具备的三个要素(知识技能、资金、社会化的服务体系)中,现在创业环境不成熟,成为大学生创业的瓶颈。我们与地方知名企业合作,充分利用政府对于职业技术培训,对下岗再就业、农民工、残疾人士、大学生创业等税收和资金支持等各项优惠政策,着力建设一个政府+企业+学校的大学生创业模式。

(三)    建立创业育成中心。学院与台湾国立暨南国际大学本着为学生的发展和台资企业对人才的需要,在四川合作建立国立暨南国际大学四川创业育成中心,搭建新生劳动力和企业沟通的桥梁。该中心旨在为台资企业,特别是台资中小企业提供更加适合台资企业在内地发展所需的专业技能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为学生创造更多更好的就业创业条件和机会。实现新生劳动力找工作和台资企业找工作者之间的有效对接。

(四)    架设远程网络教育平台。在为学院毕业生提供终身的教育之外,提供扶持。我们新的课程、项目可以通过网络实现远程教育,学院的毕业生在家就可以参加学习,不影响工作,而每一次学习都能增加该生在系统中的积分,最后学生可以利用这些积分来兑换教育卷或者兑换学院各专业领域工作室所生产的产品的折扣,这种方式既鼓励了学生学习也减轻了他们的经济负担。

我们认为,大学生创业教育,并不能简单等同于使应届大学生可以成功创业的教育,它不同于社会上以解决生存问题为目的的就业培训,更不是一种企业家速成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的真正意义与社会价值是为未来的几代人设定创业遗传代码,以造就最具创新精神的革命性创业的一代新人作为基本价值取向。因此,这种面向创业革命的创新人才的培养与训练,实质上是开发高水平人力资源的教育的全面创新。历史和现实要求我们必须把创业教育放在一个新的时代的视角去观察,也必须放在实现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框架中去思考。

建立教官制——创新行业统筹人力资源共享的人事管理制度

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

 

2002年开始,我校在全国公安类院校中率先建立教官制,努力打造了一支适应教学需要,具备公安特色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一、实行教官制的背景。在实行教官制之前,我校的师资队伍和教学工作存在四多四少的突出问题:一是教书本的多,懂实战的少。学校里从校门到校门的教师占大多数,普遍缺乏实战部门的工作经历,且习惯照本去宣科,教学内容与公安实战严重脱节。二是闭门造车多,公安实践少。部分教师缺少主动到实战单位了解需求、参与实战的动力和意识,喜欢封闭在象牙塔里做学问,无暇顾及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的迫切需要,长期游离于公安实战之外。三是纸上谈兵多,实战训练少。部分教师往往局限于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讲解,缺乏操作性强的实训方案,特别是一些教师本身动手示范能力很弱,偏重于知识传授而缺少能力培养。四是兼职客串多,长期合作少。公安实战部门的优秀业务骨干被聘为兼职教师后,由于缺乏动力机制加之工作繁忙,难以保证时间来校授课。

二、教官制的主要做法和特点。所谓教官是指在一定期限内专职或兼职从事公安教育及教学研究工作的人民警察,他们来自实战单位、了解实战情况、富有实战经验,并有一定的授课能力。教官制的主要特点是:

(一)行业支持。在上海市公安局的领导下,我们整合了全局的教育管理机构、教育人力资源和教育训练设施,组建了上海公安教育训练管理班子共同体,打造了一个由行业人事训练部门、业务部门和学校共同参与的上海公安职业教育集团,在全局平台上实现了教育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统筹协调,为教官队伍建设赢得了来自方方面面的全力支持。六年来,我们先后出台了《上海市公安局教官聘任办法》等七个规范性文件,为教官制的顺利运作提供了有力的政策制度保障。教官制作为上海公安教育训练改革的典型经验,被中共中央写入文件。

(二)有效激励。为吸引优秀人才加入教官队伍,我们在教官制中规定了工资上浮、特殊补贴、合格提拔、专项嘉奖的倾斜政策,为教官提供了相对优厚的政治和物质待遇。工资上浮是指专职教官在聘期内享受高于原岗位级别的工资待遇,原担任领导职务的,聘期内享受上一级领导职务奖金,原担任非领导职务的,聘期内享受同级领导职务奖金。特殊补贴是指教官按照专兼职类别和特级、高级、中级、初级四个等级的不同,享受教官资料费;授课还享有相应的课金。这样教官的收入实际都高于同级别的警察和教师15%左右。合格提拔是指专职教官3年任期届满并考核合格的可晋升一个职务级别。截至目前,任期届满专职教官的职级晋升率均为100%,而同一时期同为科员、副科、正科、副处级别的民警晋升上一等级的比例最高不超过15%专项嘉奖是指我们每年与行业联手,专门增设奖励项目与名额,专项表彰优秀教官,并予以重奖。

(三)科学选拔。我们严把教官的入口关,规定了个人申报、单位审核、专人辅导、综合评审、岗位试教、正式聘任的一套严格、科学的选拔程序,真正把行业中优秀的人才选拔到教官队伍中来。个人申报是指应聘人员根据网上发布的教官招聘信息,结合自身专业和特长,自愿申请报考教官。单位审核是指申报人员所在单位和市公安局人事训练部门对申报人员的政治素质、日常表现、专业背景、从警经历、业务能力等基本条件进行严格审核。专人辅导是指对审核合格的申报人员,由专家对其进行课程开发和设置、教学方法和手段、应聘说课等方面的集中辅导,并按照专业对口的方式,安排资深教官对申报人员进行一对一的专人指导。综合评审是指由专业权威人士组成的评审小组按专业对申报人员进行书面评审、面试评审和试教评审,并对他们的心理能力、计算机能力和文字写作能力等进行综合测试。岗位试教是指评审通过的人员必须经过3个月试岗期间对他们的教学能力、专业能力等进行全方位考量以决定是否正式聘用。正式聘任是指试岗合格的申报人员,由学校正式聘任其为专职教官,聘期一般为3年。通过一整套严格的筛选机制,多年来,教官选聘的比例保持在5:1左右,每位申报人员成为正式教官一般需要经历近6个月的严格选拔,确保了教官入口关的质量。

(四)全面培养。为帮助教官实现人生价值和岗位成长,我们按照入门初训、专人带教、三者合一、拓展提升的培养方式,对教官进行全面培养。入门初训是指教官正式上岗前必须先接受为期一个月的初任集中培训,使其迅速了解即将担负的教学任务,快速掌握公安职业教官必须具备的教学理论、技能和方法。专人带教是指安排资深教官进行为期两个月的一对一带教,帮助其全面熟悉业务、提升专业教学能力。三者合一是指加强教官德育辅导者、业务传授者、实战带领者三者合一的能力培养,强化师德师风教育、专业技能和实战指挥能力训练。拓展提升是指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校授课,并选送教官至境内外学习。

(五)柔性流动。我们实行定期轮替、轮岗锻炼、相互转聘的柔性流动机制,从机制上保证了教官队伍彰显活力,不断提升素质,适应飞速发展的公安工作的需要。定期轮替是指教官不搞终身制,35年轮替。专职教官任期届满后,必须回到实战单位,将积累的教学经验带回实战单位,并进一步积累实战经验,形成了实战教学实战的人才柔性流动机制。轮岗锻炼是指学校专任教师可利用专职教官到校任教后实战单位所留下的岗位空位,到实战单位轮岗锻炼,既支持行业工作,又可提升自身相关业务能力。相互转聘是指任期届满的专职教官大都可直接聘任为兼职教官;连续2年考核优秀的兼职教官,可直接转聘为专职教官,此举促进了专兼职师资间的良性流动,盘活了教官队伍。

(六)资源共享。我们对教官实行一岗双职、既训又战、全局调用的共享机制。一岗双职是指教官既要做好学校的教学工作,又要深入公安实战部门开展教育训练工作。学校的教研室也承担实战部门民警训练科的职能,必须参与行业内相关专业岗位的规范制定、课程开发、教材编写和在职民警日常培训等工作。既训又战是指组织教官经常到实战单位跟班作业、指导实战,参与并指导重大实战活动。教官始终与公安实战保持密切的联系,以保证教学训练不断能充实公安新战法、新经验、新案例,保持教学内容与实战要求同步。全局调用是指各类专兼职教官在公安内部网上公布了自己的课程资源,各单位可以根据需要提出师资申请,由主管部门审核后在全局范围里统一调用,实现优质师资的共享,并在两个角度(学校、行业)培养使用。

三、教官制的创新突破

(一)突破了传统的师资队伍结构。教官制的推行,改变了过去师资来源单一的状况,让来自行业的行家里手成为了职业院校师资的主体。目前,学校教官占全部师资总数的91.1%,已成为学校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主力军。

(二)突破了传统的校局合作领域。教官具有来自实战、人脉深厚、信息灵通、资源丰富的特点,今后还要回到原单位重用。因此,教官在推动校局之间互惠双赢的关系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三)突破了传统的师资能力目标。实行教官制之后,我们将师资能力目标定位于德育辅导者、业务传授者、实战带领者三者合一的目标,也就是说,教官既要善于承担教学任务,又要善于开展德育工作,还要善于组织、带领学员实战。

(四)突破了传统的师资身份管理。我们的改革一开始就遇到了教官身份问题这一拦路虎,如果教官不是公务员身份,定期轮替、进出有序、来去通畅的教官制度就无从谈起。通过积极运作,多方寻求支持,教官公务员身份这一难题终于被化解。

 

深化校内管理改革 推进校企互动双赢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的办学规律之一。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以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为契机,以他方需求为中心,深化校内管理改革,成立市场部,整合校外资源;实行两级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建设服务平台,推进可持续发展。通过双赢合作,形成校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为企业发展作出了贡献,同时也推动了学校的改革和发展,提升了办学水平。

近三年来,学校教师申获专利205项,目前已有17项专利向企业转化,转化资金达200余万元,为企业培训员工23303人次,完成技术服务项目89项,这些项目不仅促进了企业技术进步,还为企业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先后有30多家企业向学校捐赠价值3100多万元的仪器设备共建实训室,有35家企业在校设立企业奖学金。校企共建全国首个高职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11门国家精品课程和17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一、成立市场部,以市场理念促进校企合作

为推进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不断增强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2007年,学校在原科技产业处、继续教育与培训部的基础上,成立了市场部,专司校企合作工作。

一是找准市场需求。校企业合作的前提是要找准行业企业、学校各自的需求,根据需求的结合点来开展工作,实现双赢。为此,市场部通过与政府部门和广大企业的密切联系,把准市场脉搏,为学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科技服务提供了依据。如及时提出学校要积极应对无锡地区新兴的物联网产业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改造老专业,开发新专业,并加强物联网技术研究与开发工作,目前已取得了初步成效。针对中小企业在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要求每年有1亿元销售额、1000万元利润、6项专利)时缺乏专利支持的情况,利用我校技术优势,开发并转让相关专利,从而有效实现了资源互补。

二是寻求多种形式的合作。根据市场需求情况,牵头组织各方力量,寻求多角度、多层面的合作,广泛开展技术服务、员工培训、企业宣传等工作,赢得企业设备、资金支持,主动与学校合作育人。目前有330多名企业技术骨干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开发工作,与校内教师一起组建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其中有2个团队被列为国家级专业教学团队。近几年来,在数控技术专业团队的帮助下,无锡蠡湖叶轮制造有限公司实现了年生产销售从百万元、千万元到超亿元的跨越。

二、优化校内资源配置,全面促进教学和社会服务工作

为提升各部门尤其是教学部门的改革执行力,学校按照小机关、大教学、强管理的原则,以重点专业为主干,相关专业为支撑,组建专业群,设立相关院系,充分发挥院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院系活力。

一是按专业类别,整合专业师资队伍。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实践教学教师和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组成双师结构的9大专业教学团队,促进了师资队伍教学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和社会资源整合能力的提高。对有条件的专业教学团队,引导向科研型团队拓展,通过提升技术服务能力,增强发展后劲。考虑企业兼职教师的工作实际,为其参与教学活动提供方便,学校配套实施了“822”工作时间制(即学校教学时间从上午8点安排到晚上22点,必要时双休日也安排教学工作),通过方法创新实现企业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

二是整合校内实践教学资源,实施绩效管理。将校内资源整合为4大基础实验中心和9大专业实训中心。为充分满足专业教学和社会培训要求,校内实验(训)设备实行共享和对社会开放,提高设备使用效率,通过指导教师负责制、预约登记制、后勤服务保障制等一系列制度,加大实训中心的开放力度,提高了设备使用效率和受益面,各专业实验、实训开出率达97%以上,用于职业资格培训的设备平均使用率达到54学时/周。

三是通过集成优化,共享和丰富课程与培训资源。运用网络技术将精品课程建设成果、从企业采集到的各类信息等资源集中管理。通过建设,目前已经建成12个专业教学资源库,开发了1000多个课程模块,61个职业资格培训素材库,12“T”的源自企业的典型案例和各类课程资源。这些集成优化的教学与培训资源,一方面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撑,另一方面也为面向行业企业开展职工培训,进行技术服务提供了大量的信息。

三、建设服务平台,推进校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市场经济条件下,校企要构建互惠互利的双赢合作机制,政府、企业和学校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政府在三者中起着引导作用,企业起着主导作用,学校起着主体作用。我校以他方需求为中心,努力建构面向中小企业的服务平台,实现政产学紧密结合。

一是建设校企合作管理平台。在省中小企业局和无锡市科技局的指导下,学校通过整合各方资源,成立了无锡太湖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为行业企业发展提供信息沟通、技术咨询、利益协调等服务。在无锡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指导下,成为无锡市跨省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无锡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经济管理分院依托三局一会(财政局、劳动局、经贸委和五金机电行业协会),每年面向行业企业完成近5000人次的社会培训。此外,学校还通过在江苏省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等60多个社团组织担任职务并承担相应的工作,为校企合作构建良好的人脉,使学校能更多地了解行业企业需求,明确服务方向。

二是建设技术研发平台和测试平台,为中小企业进行技术服务。学校利用现有的技术优势,成功申获了无锡市汽车零部件制造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并成为江苏省冷压冶金球团工程技术中心等三个技术中心的技术支持单位。同时,通过各院系成立的研究所、工作室推动技术开发、技术服务等工作的深入开展,在为中小企业进行技术改造、解决管理和技术难题等过程中深化校企合作的力度,促进校企共同发展。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在深化校内管理改革,推进校企业互动双赢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在企业的支持下,学生在全国性学生技能竞赛中有10个项目获奖,双证书获取率达95%、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99.61%,学校连续四年被评为江苏省高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并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称号。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按照国家示范院校建设要求——实现改革的示范、发展的示范、管理的示范,不断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我们将继续努力,深化校内管理改革,促进校企合作,并以自身的贡献赢得企业、政府和社会的支持。

 


构建可视受控、持续改进的数字校园

——CRP系统在高等职业院校中的应用与探索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

 

组织中的资源计划,是一个组织中最高级、最重要的工作,它确定组织在运作当中所需资源的种类与数量。“CRP”系统,即校园资源计划”(Campus Resource Planning),作为一种资源优化系统,不仅是一套信息化流程,更是信息时代高职院校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的重构。其将学院的各种信息系统与资源集成起来,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交换。目标是实现学院资源的有序管理与高效利用,并为高职院校提供决策、计划、管理、运行及评估的全方位和系统化的管理平台。

基于这种认识,我院构建了一个全新、多维的CRP系统,从而拓展了现实校园的时空维度,充实和提升了传统校园的功能,使校园变得可视、受控、并且能够持续改进。

    一、用管理理念引领现实校园向数字校园转变

我院在实事求是、过程调控和持续改进的管理原则指导下,CRP系统建设经历了硬件建设、单个管理软件开发、多系统整合和智能化改造四个发展阶段。如今已建成以ISO9000架构为流程总线,以教育教学为核心,覆盖行政管理、学生服务、后勤保障等多个领域和各个环节,由50多个相互间可自动交互和整合的功能模块作支撑的智能化校园管理体系,在此基础上,将数据提炼、分类、组合为指挥与监控(实时数据管理仪表盘)、专业建设动态电子书(专业建设观察器)、人才培养工作数据监测系统(学校定期健康检测仪)三大数据中心,实现信息加工传输和交换共享,有力地推动了现实校园向数字校园的转变。

我院的CRP系统,每天数据运行数亿次,实时采集的有效数据高达100万条,同时根据管理者的需求,还对各种数据进行无限量的排列和组合,使有价值的数据无限量地叠加,真正实现了数据为管理服务。

二、CRP信息管理的集约化使校园透明可视、过程受控和持续改进

对学校的管理而言,信息管理集约化的本质是通过生产、传递和利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各种信息资源,在集中、统一配置办学要素的过程中,以节俭、约束、高效为价值取向,从而达到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率的管理效能,进而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我院信息管理平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显示出独特的优势。

(一)数据产生的三全性使校园变得真实透明

学院全体教工的工作过程就是系统的维护过程,由此赋予了信息管理系统具有全员维护、全程采集、全方位覆盖的特点,数据具有源头性、实时性、真实性和全面性的特征。系统数据涵盖了办学条件、人才培养、行政工作、管理服务、资金财产、绩效考核、学生就业等方方面面。通过系统多渠道、多层次和多形式的数据显示功能,使信息处于完全开放的状态,校园变得通体透明,全面的校务公开和民主监督在完全自然的情况下得以充分实现。

由于透明可视的校园更便于检测,因此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便能够十分便捷地对校园实施无时空边界的诊断。

(二)工作流程重组使校园始终处于受控与持续改进状态

学院通过软件程序实现工作流程重组,把岗位职责、工作标准、运作流程、质量要求及记录清单嵌入数字系统之中,使其具有法则的作用。各个职能部门和工作人员必须按照程序预设执行,无需请示报告,从而使教工围绕工作流程而不是职能分工实施工作行为。截至目前,我院的传统部门边界已被逐渐打破,层级组织更趋扁平化和无界化

信息管理不仅使校园变平,而且使校园变得更有秩序。一方面,我们在系统中设置了供教工查询各项工作的制度性文件和标准栏目;另一方面,每个功能模块中都内嵌ISO9000流程,教工只要按系统的指令完成操作,便会自动完成该项工作的规范流程,流程中的所有数据系统都有完整记录。全体教工在铁面无私的系统的指挥下工作,无形地接受“ISO”规则的约束。因此可以说,信息技术在我院质量管理体系中起到了领航员的作用,成为整个校园的神经枢纽。教工之间通过各系统的联动协同办公,其工作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个人可以同时处理多项工作,而一项工作又可能同时有多人在配合。这样,不仅使学院的运行成本大幅下降,而且使学院整体的运行效率得到了提高。

更为重要的是,系统的数据显示和提醒功能使教职工对学院目前的运行趋势和自身的工作状态了然于胸,学院各级领导亦能随时掌握教职工的工作情况和学院的优势与局限,及时调整改进,形成了个人自我约束、自我激励、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以及学院全程受控、阶段性调节和持续改进的良性机制,使学院的每个人、每项工作始终在最佳的状态下高效运转。

(三)信息的流动与共享使办学资源增值

在信息管理中信息本身就是资源。我院由各个软件系统实时加工提炼而成的实时数据,分别由其他系统共享,并且经过各系统的联动处理,使信息循环流动,消除了信息的孤岛现象。同时通过授权开放,不仅实现了院内部门、教工、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而且还实现了学校、学生家长、用人单位在同一平台上的远程和无障碍的沟通。系统的开放性和信息的共享性的特点,使信息资源在发挥作用当中成倍数地增值。

学校管理应重视办学条件中的建设,但更应关注现有办学条件是否充分、有效利用。我院信息管理系统配备了各种仪表盘,通过系统软件,显示、归纳、提炼包括资源利用在内的各种实时数据以及各种数据的纵横比较、数据变化的趋势和关键数据的警戒线等,同时利用信息挖掘技术,使数据得以分门别类。仪表盘中显示的各种从大量事务数据中汇总生成、最能体现管理效能的数据,如课室、实训室、设备的使用率及报修率,教师工作量和服务对象满意度等,全都一览无遗地显示在人们面前,管理者置身系统之中就如同置身于基层,通过数据的研判,合理分配和调剂学院的办学资源。教工亦可按照工作职责和工作需求,无边界、有选择地将公共资源为所用,促进有限的办学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

三、CRP系统的自主研发拓展了管理的视界与空间

我院CRP系统的建设过程,是在先进管理理念的主导下,根据管理需求进行自主研发的过程。这一方面使系统功能贴近管理的需要,并在正确的时机,以最适当的资金购置最合适的设备,避免资金、设备和技术的浪费;另方面,在全员参与信息系统建设的大环境下,教工的信息化素质大大提高,技术人员的技术日臻成熟,为学院信息化建设及数字校园的长远发展积聚了深厚的人力资源。更为重要的是,自主研发的实践极大地激活、支持和彰显了管理者的管理想象力,使学校管理自身得以持续改进。

由此可以预见,依托现有的CRP系统,我院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和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质量必将加速提升。

 

 

版权所有:徐州职业教育张广敬工作室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江苏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蟠桃山路31号  邮编:221004